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山中咏古木分句解释:

1:高木已萧索,夜雨复秋风

2:坠叶鸣丛竹,斜根拥断蓬

3: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

4: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

山中咏古木 / 作者:卢纶

高木已萧索,夜雨复秋风。

坠叶鸣丛竹,斜根拥断蓬。

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

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


山中咏古木解释:


《山中咏古木》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中咏古木

高大的古木已经凋零,

夜雨再次吹来秋风。

坠落的叶子在竹丛中响动,

斜倚的树根拥抱着破碎的蓬草。

部分山色已经融入这里,

长久存在于潺潺的水声中。

有谁曾到过这个地方呢?

前往云门也通向这里。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中的古木,表达了岁月流转、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以山中的古木为主题,运用景物描写和抒情手法,表达出凋零、秋风和落叶等景象,以及古木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宏大和人与自然的亲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山中的古木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秋景。高大的古木已经凋零,夜雨和秋风再次席卷而来,使得景色更加萧索。诗中的坠叶在竹丛中响动,树根斜倚着拥抱破碎的蓬草,揭示了岁月流转、自然界变化的无情现实。然而,诗人也展现了古木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部分山色已经融入这里,长久存在于潺潺的水声中。诗中的山中景色古朴而深邃,给人以静谧、安详之感。

诗的最后两句"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思考。诗人不仅关注自然景色的美,也思考着这个地方是否有人到过,以及与云门之间是否有联系。这种思索使诗词更加富有哲理性,给人以启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秋天山中古木的景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岁月变迁的情感。通过景物描写和抒情表达,诗人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人与自然的亲近,同时也引发了对思考和哲理的思索。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