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分句解释:

1: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

2: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

3: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

4: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

5: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

6: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 / 作者:杜荀鹤

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

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

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

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

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解释:


诗词中文译文如下: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

诗人:杜荀鹤

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

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

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

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

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这首诗描述的是杜荀鹤与刘评事一同送海禅师归山的情景。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修行者内心和外在环境的思考和观察,展示了佛教的禅理思想。

诗中的第一句“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意思是修行者在袈裟外面没有形象,寻求的是何种修行路线。这句话体现了修行者追求超越表面形象的精神境界。

第二句“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表达了对禅修者寻求顿悟的询问和理解,强调修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第三句“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通过表述山和房屋的深浅来描绘修行之路的长远和困难,强调修行者不能满足于表面的功夫,要深入内心进行内观和修炼。

第四句“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修行者要战胜内心的烦恼和欲望,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第五句“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通过观察自然景象,表达了修行者对于外在世界的感受和洞察,强调心境的净化和超越。

最后一句“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表明无论修行者走到哪里,归宿的地方都是一样的,不需要追求高山深谷,只要心境安定即可。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禅道境地的探索和领悟。描绘了修行者内心与外界的互动,呈现出修行的艰辛与美丽。诗意深远,赏析意味深长。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