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分句解释:

1:一教谁云辟二途,律禅禅律智归愚

2:念珠在手隳禅衲,禅衲披肩坏念珠

3:象外空分空外象,无中有作有中无

4:有无无有师穷取,山到平来海亦枯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 / 作者:杜荀鹤

一教谁云辟二途,律禅禅律智归愚。

念珠在手隳禅衲,禅衲披肩坏念珠。

象外空分空外象,无中有作有中无。

有无无有师穷取,山到平来海亦枯。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解释: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

一教谁云辟二途,律禅禅律智归愚。

念珠在手隳禅衲,禅衲披肩坏念珠。

象外空分空外象,无中有作有中无。

有无无有师穷取,山到平来海亦枯。

中文译文:

二位闲人互相交流禅宗和戒律之间的争议,并从中寻求解答。

有人说禅宗胜过戒律,认为通过禅修可以达到智慧;有人则认为戒律胜过禅宗,禅修只会让人变得愚昧。

拿着念珠坏掉了禅衣,披在肩上的禅衣又破了念珠。

似乎禅修超越了尘世的界限,但实则禅修又离不开尘世。

有人追求有或无,但有或无都是有限的,只有解脱才能超越有无的限制。

无论是山穷的山脉还是平放的海洋,最终都会慢慢枯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探讨了禅宗与戒律之间的辩论,以及有与无、外与内的关系。诗人写到无论是优先追求禅修还是戒律,都存在一种绝对的局限性,只有超越这些局限,追求解脱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

通过描绘念珠破碎和禅衣破烂的情景,诗人表达了禅宗和戒律在实践中的不完美和局限,以及它们最终无法完全达到解脱的境地。

诗中还出现了象外和无中有作的概念,这表明禅修超越了形象和概念的局限,但同时也离不开形象和概念。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山穷和海枯,用来说明即使是最强大的自然力量也会有枯竭的时候,强调了一切有限存在的必然末日。

总的来说,这首诗借禅宗与戒律的争议,探讨了超越局限和追求解脱的主题,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智慧和境界。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