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送源中丞赴新罗分句解释:

1: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

2: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拜夷王

3: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

4: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送源中丞赴新罗 / 作者:姚合

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

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拜夷王。

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

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送源中丞赴新罗解释:


《送源中丞赴新罗》是唐代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赤墀赐对使殊方,

官重霜台紫绶光。

玉节在船清海怪,

金函开诏拜夷王。

云晴渐觉山川异,

风便那知道路长。

谁得似君将雨露,

海东万里洒扶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姚合送别唐朝官员源中丞赴新罗(即古代朝鲜半岛)的情景。

首先,诗人提到源中丞是因为重要的使命而被派往遥远的新罗。他在赤墀(指皇宫)上受到赐命,并且他的官职高贵,被赋予了紫绶光彩,象征着尊贵和权势。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源中丞乘船出发的场景。在这艘船上,他的玉节(指官印)闪烁着清澈的海水,好像是海怪一样。金函中的诏书被打开,表明源中丞将会前往新罗拜见夷王(新罗的国王),这显示了他的重要使命。

然后,诗人将注意力转向自然景观。他说天空晴朗,渐渐感觉到山川的异彩。风吹过,但谁能知道路途的漫长艰辛呢?这里表达了旅途的不确定性和未知的挑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源中丞的赞颂。他希望自己能像源中丞一样,将雨露(美好的事物)洒向东海,即扶桑国(日本),以表达对源中丞的敬意和祝福。

整首诗词展示了唐代时期官员远行的场景,以及对源中丞的赞美和祝福。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旅途的思考,展现了旅行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源中丞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