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云 / 作者:姚合 |
霭霭纷纷不可穷,戛笙歌处尽随龙。
来依银汉一千里,归傍巫山十二峰。
呈瑞每闻开丽色,避风仍见挂乔松。
怜君翠染双蝉鬓,镜里朝朝近玉容。
|
|
咏云解释: 《咏云》是唐代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云儿啊,你是如此的绵延不绝,
在锣鼓欢歌之处,你尽情地随着龙飞舞。
你来时依附在银河之上,千里长空飘荡,
你归去时靠近巫山十二峰。
每次展现,你都传递着吉祥的美丽色彩,
即使遇到狂风,你仍然挂在高耸的乔木上。
我怜悯你,因为你染上了翠绿的颜色,
宛如双蝉停驻在你的发鬓,
你在镜子中的容颜日复一日地靠近玉质的美丽。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作者对云的描绘和赞美为主题。云被描绘为纷纷而至的景象,犹如龙飞舞的随从。诗人将云与自然美景相结合,描述了云随着银河飘荡,归于巫山的壮丽景象。诗中也表达了云每次展现都带来吉祥之美,即使在恶劣天气中也能挂在高耸的乔木上。最后,诗人用云染绿双蝉的形象来比喻云的美丽,形容云的色彩如同翠绿的双蝉停驻在云的发鬓上,每天都在镜子中逐渐靠近玉质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绮丽的辞藻描绘了云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神奇。诗人通过形容云随龙飞舞、依附在银河上、归傍巫山等描写,将云的形态与自然山水相融合,给人以壮观而美丽的感受。诗中还表达了云的吉祥之美,无论是在晴朗的天空还是在狂风暴雨中,云都能展现出瑰丽的色彩,给人以希望和祝福。最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云染绿双蝉的比喻,将云的美丽与女子的妆饰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云的倾慕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云的壮丽景象和美丽色彩,以及对云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云的倾慕之情。这首诗词以其形象鲜明、意境优美而被人们所喜爱和赏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