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题苏州楞伽寺分句解释:

1: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

2: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

3: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

4: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题苏州楞伽寺 / 作者:张祜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

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

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

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题苏州楞伽寺解释:


《题苏州楞伽寺》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

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

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

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楞伽寺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诗人登上楼台山,看到山的半腹处又有一条路可供行走。树木遮挡住了夫差的苑囿,溪水流经勾践的城池。向上爬坡,松树的小径显得崎岖而难行,坐在深潭的石池旁,清澈的水映照出宁静的景象。尤其是站在西峰的顶上,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故国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苏州楞伽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故国的怀念。诗人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将景色与情感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婉约而凄凉的意境。

诗中的楼台山是苏州著名的山峰,诗人在山上行走,领略到山中的景致。夫差和勾践是战国时期的两位君王,他们都与苏州地区有关。夫差的苑囿和勾践的城池在诗中通过树木和溪水的描绘而间接呈现。上坡的松径显得崎岖不平,给人一种艰难的感觉,而坐在石池旁则带来了宁静和清净的感受。

诗的最后两句“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表达了诗人情感的高潮。诗人登上西峰的顶峰,俯瞰四周,感受到故国的凄凉和离别的情怀。这里的凄凉并非消极的情绪,而是一种对故国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共鸣。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情感与景物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唤起读者对逝去时光和故国的思考,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意境。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