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送杨长史赴果州分句解释:

1: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2: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3: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4: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杨长史赴果州 / 作者:王维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杨长史赴果州解释:




《送杨长史赴果州》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中文译文:

盛夏时分,阳光强烈,微风吹拂,夏天的蝉鸣嘹亮。

既然您要离开,去往何处呢?

只闻说鸟儿可飞越千里,听说猿猴的嘶叫声有十二个时辰。

官道上的桥头上可以看到祭酒的官员和游客,

山中有座女神的小庙,供奉着木制的女神像。

分别之后,我们仍然可以共享同一轮明月,

我想您应该听到了雄鸟的呼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隋唐时期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作者送别杨长史赴果州的情景和感受。

诗的上半部分,描述了离别时的景象。褒斜是指夏天的阳光强烈,不容幰则是指微风吹拂的感觉。蝉鸣表示盛夏的热闹气氛。作者问杨长史去往何处,表达了对他未来的祝福和关切。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形容了远行的艰辛和时间的长久。官桥祭酒客和山木女郎祠则是两种不同的场景,前者富有官方的气氛,后者则充满了山林和神秘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离别之后仍能共享同一明月,以及鼓励杨长史去听雄鸟的报晓声。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杨长史未来的期待和寄托。

整首诗以别离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示了作者对杨长史的关切和祝福,表达了寄托和期待之情。同时,景物描写生动形象,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这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特点,即景与情相结合,自然与人文相融合。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