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寄黄、刘二尊师分句解释:

1: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2: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

3: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

4: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

5: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

6: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寄黄、刘二尊师 / 作者:韦应物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

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

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

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

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寄黄、刘二尊师解释:


诗词《寄黄、刘二尊师》写了两位道士在庐山各自居住的景象。他们以修道之姿,从容自在地生活在山峰之巅。他们持扇挥扬,秀发随风飘舞,与天地相融。在宁静的夜晚,他们降临到彼此的身旁,一起燃烧香烟,弥漫着虚无的空间。其中有着无为的乐趣,与世隔绝地自然生活。不邀招摇,也不受外物所扰,专心于修道的道德。他们并没有多余的功夫去守护法物,高斋之中,则是一个安静神圣的场所,远隔万里,致以敬意,希望收到一份书信,以表达他的心意。在这封信中,他希望能得到他们更多的指导和教诲。

《寄黄、刘二尊师》所表达的意境是在峰峦叠嶂的庐山之中,两位道士以无为而自在的姿态修道生活。他们追求道家的无为而治,世俗的纷扰无法干扰他们的心境。这首诗把他们的生活描绘得非常美妙,体现了一种超然于尘世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道士们的敬佩和向往。整首诗言简意赅,用字恰到好处,朴实而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道士聚居庐山的景象所产生的赞叹之情。

在文化背景上,《寄黄、刘二尊师》是在唐代文人士人广泛崇尚道家思想的大背景下创作的。唐代是一个充满汉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们崇尚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同时也极其尊崇道家思想,追求无为而治的理念。因此,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述了道士们超然物外的生活,无疑迎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

诗词的中文译文:

寄给黄、刘二位师父,

他们各自居住在庐山的一峰。

他们拿着手中的扇子,站在白云之上,

秀发在初升的太阳下闪耀。

在宁静的夜晚,他们来到一起,

燃烧香烟,充满了空无一物的空间。

其中有着无为的乐趣,

与世界隔绝,自然地生活。

他们不屈服于压力,

没有时间去守护他们的法物。

我在遥远的高斋向他们致敬,

并且希望收到一封书信。

在这封信中,我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指导和教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清爽的笔调,描述了庐山两位道士隐居的景象,以及他们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他们在庐山各自居住,却依然心有灵犀,夜间相聚燃香,超脱世俗的束缚,追求无为的快乐。诗人通过描写他们的生活,表达了对道士们修道生活的向往和敬佩之情。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视觉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唐代文人追求超然境界的理念,体现了对无为而治的向往,以及对清净安宁生活态度的赞美。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