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未丧,东岳岂颓”是出自《李白》创作的“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总共“21”句,当前“斯文未丧,东岳岂颓”是出自第10句。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解释: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这是一句出自古代文人之手的诗词表达。我们逐句分析: 1. "斯文未丧":这是个典故,源自《论语·卫灵公》:“斯文在焉。”这里的“斯文”泛指文明、文化秩序,以及对知识和礼仪的尊重。说“未丧”,意味着即使在困难或逆境中,这种文明精神并未完全丧失。 2. "东岳岂颓":这是用泰山象征东方大地或国家,而“岂颓”则是反问,意思是泰山这样的雄伟之物,怎能坍塌呢?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尊严的坚守和信心。 创作背景及感想: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之一,他一生坎坷多变。这首诗创作于李白被流放到浔阳(今江西九江)的监狱时期。 诗中“斯文未丧,东岳岂颓”既是对自身困境的挑战,也是对国家民族尊严的坚守。这体现了李白个人魅力和高尚情操。 评价: 这句话非常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它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坚持文化和民族尊严不坠落的决心。 同时,诗句以泰山为参照物,寓意国家或民族要有泰山般的坚韧和毅力,寓意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综上所述,这句话不仅是李白诗歌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哲理诗的经典之作。
查看完整“斯文未丧,东岳岂颓”相关诗词以及介绍... >>
上一句: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的上一句
下一句: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