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巽公院五咏·禅堂分句解释:

1: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2: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3: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4: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5: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巽公院五咏·禅堂 / 作者:柳宗元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巽公院五咏·禅堂解释:


《巽公院五咏·禅堂》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发地结菁茅,

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

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

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

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

鸟飞无遗迹。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禅堂的景象,以及其中的修行者。禅堂是一个静默、清净的场所,代表着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通过描绘禅堂的景物和其中的修行者,表达了对心境的追求和修行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堂的景象和修行者的心境,给人以宁静和超然的感觉。

首两句“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描绘了禅堂的建筑和环境。禅堂建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墙壁用茅草编织而成,整个禅堂围绕着虚空而存在。

接下来的两句“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描绘了禅堂中的修行者。修行者在幽静的禅堂中忘却了尘世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修炼。

接着的两句“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表达了修行者的境地。他们不追求外在的功利和物质的得失,而是通过内心的觉察和体悟来认识自己和世界。他们不需要对空理进行分析,而是直接照射空性的本质。

下面两句“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表达了禅堂中的宁静和静默。在这个静谧的环境中,修行者能够感受到万物的共同存在,体悟到宇宙的和谐。

最后两句“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境界。他们的心境如同洞穴一般深邃,鸟飞过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意味着他们的修行已经达到了无我无相的境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堂和修行者的境界,表达了柳宗元对于内心宁静和超脱世俗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的境地。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