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出塞 一分句解释:

1:高秋白露团

2:上将出长安

3:尘沙塞下暗

4:风月陇头寒

5:转蓬随马足

6:飞霜落剑端

7:凝云迷代郡

8:流水冻桑干

9:烽微桔槔远

10:桥峻辘轳难

11:从军多恶少

12:召募尽材官

13:伏堤时卧鼓

14:疑兵乍解鞍

15:柳城擒冒顿

16:长坂纳呼韩

17:受降今更筑

18:燕然已重刊

19:还嗤傅介子

20:辛苦刺楼兰

出塞 一 / 作者:薛道衡

高秋白露团。

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

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

飞霜落剑端。

凝云迷代郡。

流水冻桑干。

烽微桔槔远。

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

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

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

长坂纳呼韩。

受降今更筑。

燕然已重刊。

还嗤傅介子。

辛苦刺楼兰。


出塞 一解释:


《出塞一》是南北朝时期薛道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秋白露团。

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

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

飞霜落剑端。

凝云迷代郡。

流水冻桑干。

烽微桔槔远。

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

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

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

长坂纳呼韩。

受降今更筑。

燕然已重刊。

还嗤傅介子。

辛苦刺楼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的边塞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战士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四句写出了高秋时节的景象,白露满地,寒气逼人。接着描述了一位上将离开长安前往战场的场景,尘沙飞扬,遮蔽了太阳的光芒,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艰难。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边塞的寒冷和荒凉,风吹草低见牛羊,月明之下人独立,寒风凛冽。蓬草随着马蹄飘散,霜花飘落在剑刃上,形容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奋勇前行。

紧接着的几句通过描写流水冻结、桑树干枯,以及烽火台微微冒烟、桔槔(防御工事)遥远,揭示了边塞战争给当地带来的破坏和荒凉。

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从军的人数众多,但优秀人才却很少,召募的士兵中有恶少,但官员们尽力选拔材质出任重要职务。

诗的结尾部分描写了战斗的情景,战士们时而躺在堤岸上打鼓,时而解开马鞍上的武器,随时准备应战。柳城、长坂等地名暗示了战争的地点,纳呼韩则指代边塞的一部分。

最后两句表达了接受敌方投降,修筑城墙来巩固防御,战争已经结束。然而,作者嘲笑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表示他们所经历的艰辛和辛苦,以及对楼兰地区的探索和征服。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塞战争的残酷和辛苦,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的痛苦和对战士们的敬佩。同时,通过描写战争的景象和战士们的英勇奋斗,彰显了边塞民族的坚韧和不屈。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