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江 / 作者:陈孚 |
沧浪亭下望姑苏,千尺飞桥接太湖。
故里空传吴稻蟹,寒祠犹记晋莼鲈。
芙蓉夜月开天镜,杨柳春风拥画图。
为问馆娃歌舞处,莺花还似昔年无?
|
|
平江解释: 《平江》是元代诗人陈孚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沧浪亭下望姑苏,
FrombeneaththeCanglangPavilion,IgazeatGusu,
千尺飞桥接太湖。
Athousandfeetlong,theflyingbridgespanstheTaihuLake.
故里空传吴稻蟹,
RumorsofWuchang'sriceandcrabshavespreadthroughoutmyhometown,
寒祠犹记晋莼鲈。
ThecoldtemplestillrememberstheJin'swatershieldandperch.
芙蓉夜月开天镜,
Thehibiscusbloomsunderthemoon,openingupacelestialmirror,
杨柳春风拥画图。
Willowsinthespringbreezeembracethepaintedscenery.
为问馆娃歌舞处,
IaskwherethedancersandsingersofGuanwaare,
莺花还似昔年无?
Buttheoriolesandflowersseemtohavevanishedsincethepast?
这首诗词描绘了元代时期苏州平江地区的景色和文化。以下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州平江地区为背景,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诗人从沧浪亭下望姑苏,可以看到太湖上的千尺飞桥,展现了苏州水乡的风貌。他提到了故里传扬的吴稻和蟹,表达了对家乡美食和特产的思念。同时,寒祠中还记得晋朝时的莼鲈美味,突显了苏州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诗人继续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芙蓉盛开在夜月下,犹如开启了一面天上的镜子,给人以美好的联想。杨柳随着春风摇曳,将画图的景色拥抱其中,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融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疑问。他询问馆娃歌舞的所在,暗示着过去繁华的景象是否依然存在。莺花与昔年相比是否已经消失无踪。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实的反思,使整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苏州平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通过对现实的反思,诗人对于时间的流转和变迁产生了疑问,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