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七夕偶题分句解释:

1: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2: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3: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4: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七夕偶题 / 作者: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七夕偶题解释:




《七夕偶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宝婺和常娥两位仙女的珍宝和美丽,以及他们送给人间的神奇礼物。诗中还描绘了丰收的美景和阮家的贫困。这首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七夕节和仙女的形象有所借用,融入了浓郁的唐代风韵。

译文如下:

珠佩随宝婺晃动,

玉轮随常娥光照。

她们的灵魂回到天上,

巧手却把奇妙的礼物留给人间。

香气飘满千家万户,

笙竽的声音传遍四周。

明天早晨,太阳会晒干犊鼻,

这才相信阮家的贫困。

这首诗以仙女和宝物为题材,展示了李商隐对唐代文化的独特理解。宝婺和常娥是传说中的仙女,她们的珍宝和美丽无法用凡人的眼光来想象。诗中描述了她们的珠佩和玉轮,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她们作为仙子,又将自己的灵魂带回了天上,同时留下了一些奇妙的礼物给人间的人们。这种离人间而又慷慨的行为,为诗中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繁盛的景象。香气弥漫在千家万户,笙竽的声音传遍四周,显示出丰收的景象和世间的繁华热闹。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则揭示了阮家贫困的事实。这是对社会底层贫困困境的暗示,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贫困的境况的反思。

整首诗以唐代特有的意境和构思展现了中国七夕节和仙女的形象。通过描写珍宝、美景和贫困,诗意依然是浪漫和富有诗情。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