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过姚孝子庐偶书分句解释:

1: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

2: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3:两鬓蓬常乱,双眸血不开

4: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

过姚孝子庐偶书 / 作者:李商隐

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

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两鬓蓬常乱,双眸血不开。

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



过姚孝子庐偶书解释:




过姚孝子庐偶书

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

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两鬓蓬常乱,双眸血不开。

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

译文:

我来到姚孝子的庐宇前,看到悬棺而立的人木雕像,庐宇已经荒废,积满了古老的苔藓。

鱼儿感受到了姜子牙的仙气,从水中跃出来;鹤鸟为了吊唁陶渊明而飞来。

我似乎已经有了两鬓的白发,常常凌乱不羁,我的双眸闪烁着令人担忧的血色。

这个庙堂时代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是严肃而敦厚的,不仅仅是孤单的旅人感到悲哀。

诗意和赏析:

李商隐这首诗写了自己在姚孝子庐宇前的感受和思考。诗中的拱木指的是悬棺前的人木雕像,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志士的敬仰之情;荒庐积古苔则强调了庐宇的荒凉和岁月的沧桑。作者通过描述鱼因感姜出和鹤为吊陶来,把姜子牙和陶渊明两位仙魂的传世和入世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他们的景仰和敬仰之情。

接下来,诗人以自己的形象描绘出寥寂孤寂的心境,用两鬓蓬常乱和双眸血不开的形容词,展示了一种怀才不遇、忧愁困顿的情绪。最后,他以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来总结整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圣朝时代的敬重和对于自己孤立无援的悲伤。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古代志士和文人境遇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和命运的不解和忧伤。通过诗人独特的表述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对于人生境遇的独特思考和对于古人文化的敬慕之情。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