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是出自《李商隐》创作的“摇落”,总共“8”句,当前“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是出自第4句。
“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解释: 诗句:“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翻译:当人们无事可做时,夜晚才开始深远,地势偏远的地方,更能清晰听到捣衣的声音(这是古代妇女在秋季晾晒衣物后,用木棒敲击衣物来使其结实以便冬季穿着的习俗)。 创作背景与感想:李商隐生活在唐朝末期和五代时期,这一时期的国家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这首诗描绘的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闲暇时对遥远夜晚、地势偏远之地以及捣衣声的深深思考和感慨。 评价: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在战乱频仍的时代,人们对宁静、远离纷争的生活向往;同时,也揭示了这种向往背后深深的无奈和哀愁。
查看完整“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相关诗词以及介绍... >>
上一句: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的上一句
下一句: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