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辱太白於中都,绊乘黄於下邑出自哪一首诗以及相关介绍

辱太白於中都,绊乘黄於下邑”是出自《 王勃》创作的“益州夫子庙碑”,总共“274”句,当前“辱太白於中都,绊乘黄於下邑”是出自第51句。

辱太白於中都,绊乘黄於下邑”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并不是王勃的诗句。"辱太白于中都,绊乘黄于下邑"出自清代文人李渔(号石道居士)的作品《笠翁对韵》。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中都(今北京市)侮辱李白,又在下邑(地点不详,通常指偏远小城镇)阻碍他的乘坐黄牛(可能是指李白的坐骑)出行。这里的“太白”指的是李白,因其诗才出众被誉为“诗仙”。
  
  创作背景和感想:
  
  李渔生活在清代,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对士人的道德品质及个人成就都有较高的期待。李渔在这首诗中通过形象的描绘,一方面表达了对李白才华的敬佩,另一方面也暗讽了社会上对名人过于苛责甚至诋毁的现象。
  
  评价:
  
  这是一首寓言诗,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和深沉的思想内涵。李渔通过生动的比喻,既展示了他对李白才情的赞美,又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名人的过度关注和不公正对待的问题。这首诗艺术性高,思想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查看完整“辱太白於中都,绊乘黄於下邑”相关诗词以及介绍... >>

上一句:辱太白於中都,绊乘黄於下邑 的上一句

下一句:辱太白於中都,绊乘黄於下邑 的下一句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