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副其实的反义词之1 : 名不副实 词语内容解释:01.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故名由众退而实从事章。」","02.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序〉:「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压梁窦终无取焉。」","03.明.张岱〈快园记〉:「弟 …… 更多...
名副其实的反义词之2 : 虚有其表 词语内容解释:01.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左右失笑。」(源)","02.《旧五代史.卷五八.唐书.崔协列传》:「协器宇宏爽高谈虚论多不近理时人以为虚有其表。」","0 …… 更多...
名副其实的反义词之3 : 名不副实 词语内容解释:01.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故名由众退而实从事章。」","02.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序〉:「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压梁窦终无取焉。」","03.明.张岱〈快园记〉:「弟 …… 更多...
名副其实的反义词之4 : 名过其实 词语内容解释:修订本参考资料:名声超过实际。韩诗外传˙卷一:故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情行合名祸福不虚至矣。晋书˙卷三十八˙文六王传˙齐王攸传:齐王名过其实而天下归之。今自薨陨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
名副其实的反义词之5 : 名实难副 词语内容解释:暂无解释
名副其实的反义词之6 : 名存实亡 词语内容解释:修订本参考资料: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不存在。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失其所业。宋史˙卷三零四˙梁鼎传:五代兵革相继礼法陵夷顾惟考课之交只拘州县之辈黜陟既异名存实亡。
名副其实的反义词之7 : 徒负虚名 词语内容解释:空有名声而无内涵。指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也作「徒有其名」、「徒有虚名」。
名副其实的反义词之8 : 徒有虚名 词语内容解释:修订本参考资料:空有名声名与实不相符合。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老残游记˙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学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制胜处。亦作徒负虚名、徒有其名。
名副其实的反义词之9 : 虚有其表 词语内容解释:01.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左右失笑。」(源)","02.《旧五代史.卷五八.唐书.崔协列传》:「协器宇宏爽高谈虚论多不近理时人以为虚有其表。」","0 …… 更多...
名副其实的反义词之10 : 有名无实 词语内容解释:01.《喻世明言.卷一零.滕大尹鬼断家私》:「讨这花枝般的女儿自家也得精神对付他终不然担误他在那里有名无实?」","02.《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感承娘子美意不允拜堂成亲。虽有三年之外却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