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如泰山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形容稳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动摇。《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也作「安若泰山」、「稳如泰山」。
安如泰山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成语词典版
1:明.刘宗周〈与温员相公书〉:「使昔之立异同者皆裹足而去朝端之上亦见风恬浪息无有不利于阁下而阁下亦已安如泰山否耶?」 2:《东周列国志.第一三回》:「乃佯遣人致书子亹约于首止相会为盟。子亹大喜曰:『齐侯下交吾国安如泰山矣!』欲使高渠弥祭足同往祭足称疾不行。」 3:《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孔明曰:『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 4:宋.方逢辰《蛟峰文集.卷七.讲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间尝论之国土至广也人民至众也苟欲使之安如泰山固如磐石非上下之分定不可也。」 5: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俗呼外舅为泰山。……一云:泰者高广之貌可以依倚也。今人咸云安如泰山亦是取广大之意耳。」 6:汉.东方朔《灵棋经.卷上.第二十二安泰卦》:「象曰:『岁富月昌土田开张。安如泰山终无祸殃。』」 7:汉.焦赣《焦氏易林.卷四.井之第四十八.谦卦》:「谦安如泰山福禄屡臻。虽有狼虎不能危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