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变奏相关组词:

神色不变 疗育与转变 疗育转变 顺时达变 兰德变革动因模式 变质作用 行为改变技术 行为改变模式 幼儿行为改变技术 变奏曲式 应变软化 变徵之音 熙宁变法 发迹变泰 变化不测 变雅 因变制宜 应变随机 变暴 变生肘腋 土木堡之变 奏凯而归 譁变 不变性 獨奏 相变 奏鸣曲式 奏琴 塑性变形 旋转变换 摺奏 性变态 应变硬化 回复突变 因变数 变色笔 变化球 变电所 变电器 变焦镜头 变温层 变流器 可变性 变魔术 变性手术 穷则变,变则通 丕变 可变资本 经达权变 畸变 化学变化 国变 国际日期变更线 更变 二重奏 地变 变置 变诈 变性酒精 变形虫 变天 变泰 变态心理 变色眼镜 变色镜 变弄 变灭 变率 变把戏 变作 变计 变宫 变风 变分法 变法儿 变产 条奏 题奏 朝迁市变 随机而变 乘机应变 相机观变 变化无方 变化万端 变迹埋名 变徵之声 不讳之变 诱发突变 七十二变 时移世变 衔橛之变 诡变多端 变幻不测 变故易常 变古乱常 变动不居 变风易俗 应变无方 女大十八变 大贤虎变 

变奏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变奏
   繁体: 變奏
   拼音: bian zou
   读音: biàn zòu
   英语: Variation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变奏造句
   组词,组成语: 

变奏解释

变奏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2:音乐术语。变奏是把乐曲的主题重复出现每次出现都加上不同的变化。变奏是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它是把旋律或伴奏加以改变但乐曲之主题发展(Development)或变形(Transformation)并不属于变奏的范围。传统的变奏是指主题与变奏。最常见的是把变奏分为好几段每一段都重复主题重复时主题之某些部分保留另一些部分加入新的修饰与变化因此每段重复时都能展示出作曲家的变奏技巧这种变奏形式又称为乐节变奏(Sectional Variation)。如果变奏主题以顽固低音(Ostinato)为主其重复的形式是在和弦音形的不断变化上这种低音变奏形式又称为连续变奏(Continuous Variation)。另有用轮旋式(主题-变奏-主题-变奏)作成的轮旋式变奏(Rondo-Variations)和两个主题及其变奏交替出现的交替变奏(Alterating Variations)。有些变奏没严格的形式规定可以自由应用不同的变奏技巧称它为自由变奏。变奏的历史源自十六世纪初期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舞蹈变奏音乐如「帕萨梅奏舞曲」(Passamezzo)和「罗马尼斯卡舞曲」(Romanesca)。这些舞曲每次重复时低音部的旋律不变高音部则每次不大相同。有时也会用舞曲为低音部配上其他流行歌曲这种舞蹈低音变奏又称为「歌曲变奏」。后来英国作曲家把这两种变奏转移到键盘乐曲中使用并加上对位形式发展出连续旋律变奏技巧。荷兰作曲家史维林克(J. P. Sweelinck 1562-1621)以创作声乐变奏曲闻名他把声乐变奏技巧用在宗教合唱音乐中形成合唱变奏。到十七世纪声乐变奏再由其他作曲家如帕海贝尔(W. H. Pachelbel 1686-1764)、布克斯泰乌德(D. Buxtehude c. 1637-1707)、牟发特(G. Muffat 1690-1770)、毕贝尔(H. I. F. Biber 1644-1704)继续发展舞蹈低音变奏则发展成「顽固低音」(Ostinato)和「乐段式连续低音变奏」两种形式。法国和意大利的作曲家开始在舞蹈组曲中加入装饰音的舞蹈变奏曲(Double)技巧。巴赫(J. S. Bach 1685-1750)的变奏曲是集巴洛克音乐晚期之大成包括用持续和声变奏的《郭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用旋律变奏的《Aria Variatalla Maniera Italiana》、用装饰音和音形旋律变奏的《B小调小提琴独奏组曲》(B Minor Partita for Solo Violin)、用顽固低音变奏的《C小调帕萨喀牙舞曲》(Passacaglia in C Minor)和《D小调夏康舞曲》(D Minor for Solo Violin)及合唱变奏曲《Vom Himmel Hoch》。海顿(F. J. Haydn 1732-1809)的变奏曲设立了古典时期的标准他除吸收巴洛克时期的变奏技巧外还开展交替变奏曲、轮旋变奏曲及三段式变奏形式。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继承海顿把变奏曲技巧发展到极点。浪漫时期舒伯特(F. Schubert 1797-1828)的变奏曲以旋律的动听优美和大胆地使用远系转调技巧闻名。十九世纪的变奏形式更为自由重要作曲家如孟德尔颂(F. Mendelssohn 1809-1847)、舒曼(R. Schumann 1810-1856)和布拉姆斯(J. Brahms 1833-1897)。十九世纪后期马勒(G. Mahler 1860-1911)和理夏德.史特劳斯(R. Strauss 1864-1949)的变奏曲更发展成变奏乐章形式非常庞大。二十世纪的作曲家又对巴洛克时期的帕萨喀牙舞曲变奏形式感到兴趣系列音乐作曲家使用排列组合的技巧可视为是变奏的转形。荀贝格(A. Sch?nberg 1874-1951)的音乐虽然没有调性但他的变奏重点是放在声音的色彩和乐器的复协奏曲结构上。斯特拉温斯基(I. Stravinsky 1882-1971)极为熟练及自由地应用传统的变奏技巧二十世纪中期有些称为变奏曲的作品如卡特(E. Carter 1908-)的《管弦曲变奏》(Variations for Orchestra)及玻雷特斯(B. Boretz 1934-)的《群之变奏》(Group Variation)仅异于传统形式同时向传统的定义提出挑战。另外低限音乐(Minimalist)的作曲家如赖利(T. Riley 1935-)、葛拉斯(P. Glass 1937-)、赖克(S. Reich 1936-)虽然也应用重复式的旋律或旋律和声主题及周期性出现的顽固低音或乐段重复但这些技巧都与传统的主题变奏无关。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