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心即理」说系宋儒陆象山所倡他曾说:「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此说后经阳明加以发扬光大。 所谓心即理据〔象山语录〕:「今之学者只用心于枝叶不求实处。孟子云:尽其心如其性如其性则知天矣。心只是一个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圣贤其心亦只如此。此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心。」象山勘透一切直达本源肯定吾人之心体甚大与天相同充尽吾之良心发挥理性便可知天这种天人之学便是圣贤之学。象山读古书至「宇宙」二字当下体认「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说:「东海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焉西海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焉。」足徵此心此理超越时空不受任何限制。 阳明于此加以发扬认为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又认为「心外无理」天理只存在吾人本心之中人一旦丧失本心即丧失天理。 关于「心外无理」阳明答学者所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自形体外表来说人与花是不同体的但自「感应之几」上看人心与花同体。盖因没有花人就看不见花;没有人花的颜色亦无从明白。人之所以明白乃因心灵的妙觉作用;花使人明白人亦使花明白。这就是主客观合一不偏于唯心或偏于唯物而是心物合一浑然一体的境界也就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即理」的精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