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实录为中国传统史籍之一为封建时代记载一朝一代皇帝在位期间重要史实的资料性编年体史册。一般以所记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如唐〔顺宗实录〕、清〔世祖章皇帝实录〕。也有以某一王朝命名的合刊本如〔明实录〕、〔清实录〕等。中国最早有关实录的着录见于〔隋书经籍志〕卷2的〔梁皇帝实录〕3卷为周兴嗣撰记梁武帝时史事。唐代以后实录均由官修。每当某位皇帝去世即由继位者指令史臣撰修先皇一朝之实录历代相沿成为定制。实录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书大臣卒时可附记生平。所载内容并非皆为史实也有不尽不实之处。由于它是依据档册及起居注等原始资料修撰而成所记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姓名及主要情节上大都有史实根据所以历代修纂正史多取材于实录。鉴于它的档案性史料的作用在原始档案史料已经不存或所存不全的情况下其重要史料价值是无可替代的。由于实录的内容往往涉及宫廷机密修成之后均藏于宫禁或有司从不刊行流布以至随封建王朝的兴衰交替大都毁于兵火。南北朝至元代的实录除唐〔顺宗实录〕及宋〔太祖实录〕残本20卷外皆已佚失。明清两代的实录较完整地保存至今。明代共16位皇帝有13部实录存留共2909卷约1600余万字。从清朝第一代太祖至光绪帝〔德宗景皇帝实录〕止共修撰过11部实录。清代实录馆为一个临时机构开馆后从宫内调取上谕、朱批谕旨;从内阁调取起居注及其他原始档案由纂修官理清年月按纂修凡例加以选编。因此清代实录是经过整理编纂而成的现存清史原始史料为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必须凭藉的重要文献。清时实录从未公布只缮写若干部藏在北京及沈阳两地的宫禁里能读到的人很少。1936年伪满洲国满日文化协会据盛京崇谟阁藏本影印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实录及〔满洲实录〕、〔宣统政纪〕1986年北京中华书局采用与伪满本不同的底本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皇史宬大红绫本3388卷、原上书房小黄绫本8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定稿本667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原乾清宫小红绫本349卷、辽宁省档案馆藏原盛京崇谟阁大红绫本21卷重新整理影印是为目前最好的一部实录。
实录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据实的记载。 【造句】稗官野史并非实录部分内容的可信度有待商榷。
实录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据实的记载。《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赞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史体的一种。于一帝崩后取其起居注、日录、时政记等记注之作并诏令章奏等年经月纬汇而成编。如《隋书经籍志》着录有周兴嗣梁皇帝实录三卷记武帝事。记述私人事迹的着作。如《四库提要》、史部传记类存目有孔氏实录一卷不着撰人名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