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国子监简称国学。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源于国子学西晋武帝咸宁4年(公元278年)始设为与太学并立的另一大学。北齐改称国子寺。陪文帝时以国子寺辖国子、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隋杨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改国子寺称国子监始为教育管理机构。唐武德初曰国子学隶太常寺。贞观2年(公元628年)复称国子监辖国子、太学、广文馆、四门、律、书、算七学。宋代凡学皆隶国子监。元代设国子监和蒙古国子监分辖国子学与蒙古国子学。明、清国子监兼具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的性质。明代国子监分南北二监一在南京建于洪武15年(1382)称南京国子监;一在北京建于永乐元年(1403)称北京国子监。清代国子监于顺治元年(1644)设在北京沿袭明制置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光绪32年(1906)设学部国子监遂废。今北京内城东北安定门有国子监遗址建于元至元24年(1287)内有彝伦堂、辟雍亭;东西两厢为率性、诚心等六堂陈列〔十三经〕石碑198座六堂北首为绳愆厅、博士厅及敬一亭。今为北京首都图书馆所在地。
国子监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隋朝以来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部门。旧时全国最高的学府。下设各类学科如国子学、算学、书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