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教师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师资培育历程通常画分为职前教育、实习及在职进修三个阶段。实习教师是指完成职前教育课程在试用期间(probationary period)或初任教师训练(initial training)或见习阶段(practicum internship)的非合格教师。实习教师之所以为非合格教师乃是因为实习教师仅能从事规定的教学见习或实习但不能像已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合格教师一样独立从事实际的教学工作。 各国实习教师资格之取得因其师资培育制度而有不同。在德国和法国必须修完大学或师范学校课程后经过国家考试及格才能参加实习。实习教师必须从事观摩、见习、教材研究、协助教学、参加实习教育课程并在指导教师监督下进行部分教学等工作。美国各州情形不一致教师证书之取得方式有登记(审查)、专业认可或考试方式。根据统计一九九零年至少有三十一州以上实施「初任教师」(initial teacher)的定向引导方案规定修毕师范教育学程之初任教师必须实习一年通过各州所规定的能力测验才能取得正式教师资格。英国则在修毕教育学士课程、学士后教育学程(P.G.C.E.)或契约教师方案课程(Article Teacher Scheme)之中任何一种课程后可以获得实习教师资格。日本原无实习教师制度但在师资培育采多元、开放政策后造成师资水准低落故在一九九一年也开始规划「初任教师研修制度」并自一九九一年起全面实施。 我国实习教师: 1、旁听指导教师的课并与指导教师讨论。
2、在教师指导下备课、上课并听取指导教师的讲评。
3、独立备课、上课每周最多 8 节课。
实习教师可以参加实习学校的教师会议和其他活动。经指导教师同意也可以做教学实验。结束时由学院评定成绩并写出鉴定。实习教师初入教师岗位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地碰到新问题、新挑战心态也会随着所遇到的问题或困难而发生波动。此时要不断地有外力介入指导他们、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习教师的第一个过渡期。当然作为实习教师要不断地去实践、去学习、去反思多看、多听、多问、多感受向身边优秀的教师汲取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