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风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巴洛克风格是指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一种艺术风格以及受其影响的欧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艺术风格。巴洛克(baroque)原意是指奇形怪状、有瑕疵的珍珠后来用为指谓所有不合逻辑、荒诞怪异的事物。十八世纪的古典学者认为十七世纪画家蔑视古典艺术标准以及雕塑家异常夸张的造形处理违反自然的规律于是使用「巴洛克」一词来加以讥贬直到十九世纪学者才对十七世纪的巴洛克艺术有较持平公允的看法。 巴洛克艺术的形成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当时新兴的罗马天主教教会抬头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得到巩固使得教皇和王室贵族成了艺术热心的支持者企图以艺术来宣扬天主教教义和显示帝王的神圣伟大;因此巴洛克艺术首重情境的传达使观赏者如身历其境以产生高昂的情绪。因而巴洛克艺术显示出的风格乃是雄伟壮观、异常华丽不同于文艺复兴(Renaissance)时期的严肃、合蓄和均衡而表现激烈的动感、紧张的气氛将感情寓于感性的形式之中以引发观赏者的情绪;同时注重光的效果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和对角线的构图表现激动、浮夸的感受以震撼观众而产生难忘的视觉印象。 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包括建筑、绘画和雕刻意大利罗马可说是当时艺术的中心。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有:卡拉瓦乔(Caravaggio 1573~1609)和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 1560~1609)。卡拉瓦乔的作品以强烈的明暗对比营造一种深刻的诗意及单调黑暗的背景使留白的空间预示着激烈的主题;卡拉齐的作品则包含巴洛克风格和传统古典风格类似拉斐尔的均衡、和谐同时也运用视觉幻象法(illusionism)和装饰性的配饰以显示巴洛克华丽浮夸的风格。到了巴洛克极盛时期约一六三零年意大利最重要的艺术家为贝尼尼(G.L. Bernini 1598~1680)打破了艺术形式的界限试图在雕刻上表现绘画的效果。他的作品富动感、细腻鲜活在繁复夸张中显示无限的气魄很能感染观赏者的情绪并引发虔敬的宗教情怀。而在法国路易十四的王室官方风格可说是意大利巴洛克的一种古典化翻版;此外法国巴洛克的代表画家为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他可说是法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认为艺术应表现主题的心思而不是浮夸的画面因而拓展了巴洛克古典化和知性的风格排除了感性和激情使得作品呈现出高雅、庄严、合乎逻辑、有条不紊的古代艺术风格形成法国巴洛克的特点。而佛兰德斯的巴洛克风格则以鲁本斯(P.P. Rubens 1577~1640)为代表他的作品表现了典型的巴洛克风格;颜色灿烂辉煌笔触自由人物表情丰富姿势坚贸而充满力量显示出一种对肉身力量的信心和虔敬以及对生命宗教式的感恩。此外十七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首推林布兰(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1606~1669)作品藉由戏剧性的光和影的视觉效果营造内省的深沉并对人的本质赋予同情。巴洛克时期在十八世纪随着它独特的风格转变为洛可可风格(Rococo Style)而告结束。
巴洛克风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欧洲十六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流行的反古典主义艺术新风格。打破文艺复兴以来均衡、细致的风格采取曲线、不对称的构图设计强调力与动作的表现。其壮丽、奔放的风味正反应当时欧洲君主炫耀奢华的心态。在建筑上多采用椭圆形空间及具多彩的装饰和雕刻品以意大利建筑家贝尼尼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为其代表。美术、雕塑则重视光线的戏剧效果和人物的动感代表人物有鲁本斯、林布兰。巴洛克音乐在音乐史上是指十八世纪中叶的欧洲音乐重视即兴创作与听众一体的混同效果具繁富的细节和对比。当时为教会及贵族演奏的小型室内乐团开后来大型管弦乐的先河而西洋歌剧也在此时稍具雏形代表音乐家有韩德尔、巴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