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区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根据提案教学目标为:(1)启发幼儿了解数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2)增进幼儿对物形、数量、空间等的正确认识; (3)使幼儿学习数并有简单的应用能力。 学前三至六岁的幼儿正处于预备推理期(Pro-logical stage)至转移期(Transitional stage)对于数的保留没有概念是以对数学的认识必须从日常的生活与游戏中来建立。现在就对数学区的设置、内容、活动方式与评量说明如下: 1. 设置:(1)设备:基本的桌椅、柜陈列基本的数(1~l0)字、珠字、数棒、各种几何图形、立方体、球体、七巧板、时钟、沙漏、秤等另依中心主题或幼儿感兴趣的数学玩具适时加入; (2)布置:四季时序表、日月历、周历、生活作息表、数字图表; (3)位置:宜安排于活动室中较安静的区域空间不必太大光线宜充足。 2. 内容:(1)分类:分辨异同的比较与配对逻辑推理; (2)数:唱、点数一对一对应分解、集合、十以内加减、应用、序列、保留、「零」; (3)量:度量、量的保留。(4)图形与空间。 3. 活动方式:(1)多运用操作性教具、卡片型式玩具; (2)游戏最能吸引幼儿的兴趣; (3)模仿商店、银行工作的游戏; (4)烹饪活动中的量杯、匙等的应用。 4. 评量:评量幼儿是否达到以下之目标:(1)幼儿对数产生兴趣; (2)幼儿能就物品分类。配对、比较并说明理由; (3)辨别基本几何图形; (4)发展数的保留概念; (5)了解简易分数; (6)了解集合与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