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不空相关组词:

不知不罪 把不住 目不定睫 渺不相涉 力辞不受 掌不起 悒悒不快 打话不同 不是头势 不徇颜面 冰炭不相入 不可不 低徊不已 骂人不吐核 不阻 打虎不着,反被虎伤 通脱不拘 金刚不坏之身 不争得 徒不上墓 待不见 不顾高低 为政不在多言 神色不变 耐不住 不展愁眉 离了靛缸,染不着颜色 躲不了 不平之鸣 不受笼络 怏怏不平 不开交 不彩 八不 不翦 顿不脱 案兵不动 不敢欺 连续不断 观不可思议境 空白课程 空无课程 不列颠战役 人际空间 环境不确定性 食慾不振 太空衣构造 不证自明理论 空椅法 富不如贫 不定比例 不定时距 大匠不斲 不知_ 文化不利 不入队 看不出 空中加油 远不如 不全 不流 空军基地 谈不上 不是人 便不 不乐观 在空中 跟不上 不放心 空气动力学 防空识别区 不是不 知者不言 大不应是 不得意 也不尽然 不知名 不反 见善如不及 不长眼睛 两不相欠 空间时间 不其然 不留神 不滞 不度 僧不僧,俗不俗 便宜不过当家 不一时 赔个不是 不可逆过程 不改 透不过气 不认 不良分子 航空摄影测量 不适用 不打话 不迟 不擅 

不空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不空
   繁体: 不空
   拼音: bu kong
   读音: bù kōng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不空造句
   组词,组成语: 

不空解释

不空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不空(705~774)为唐代密教高僧全名作「不空金刚」乃唐代译经家、密教付法的第六祖;南印度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天资聪明幼从叔父游南海诸国后出家;十四岁随金刚智来华玄宗开元八年(720)至洛阳。开元十二年(724)在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习汉、梵经论并随金刚智译经。及金刚智示寂乃奉遗命前往印度求密藏梵文;从普贤阿闍梨受〔十八会金刚顶瑜伽〕及〔大毘卢遮那大悲胎藏〕、〔五部灌顶〕及〔真言秘典〕等经论并蒙指授诸尊密印、文义性相等。天宝五年(746)还抵长安;天宝十五载(756)奉诏住大兴善寺开坛灌顶以祈雨灵验赐号智藏。及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屡次秘密遣使与肃宗通报消息。至德二载(757)肃宗还都师备受礼遇。乾元元年(758)敕命将长安、洛阳诸寺凡昔日玄奘、义净、菩提流支等携来之梵本悉数集中大兴善寺交不空翻译。大历六年(771)表进开元以来所译经七十七部一零一卷及目录一卷并请入藏在佛经翻译史上与鸠摩罗什、真谛、玄装等并称四大翻译家;又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
  大历九年(774)六月入寂享年七十;追赠「司空」諡号「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于大兴善寺造塔安置舍利。受法弟子数以万计;闻名的付法弟子有含光、慧超、惠果、慧朗、元皎、觉超等而以嫡传之惠果称真言付法第七祖。惠果后传法于日僧空海归国后创立真言宗世称「东密」。


不空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唐代译经家。法名智藏不空是他受灌顶号不空金刚的省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一说西域人。幼年出家十四岁在闍婆国(今印尼爪哇)遇金刚智三藏随来中国学习唐、梵经论。开元二十九年金刚智圆寂后他奉诏出使狮子国。并利用这个机缘在普贤法闍黎学习密法三年广事搜求密藏和各种经论共一千二百卷。天宝五年回长安奉敕于净影寺从事翻译和开坛灌顶。安禄山之乱不空虽身陷长安但仍和肃宗暗通消息所以肃宗还都不空受到朝野的倾心崇奉传法译经教化颇盛。大历九年圆寂世寿七十代宗敕赠司空諡「大辩正」。中唐时期佛教各宗竞立密法渐行颇有要求抉择统一的趋势不空的译述正表现了他的体认和努力并取得很大的成就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所译的经典包括显教、杂密、金刚界、大乐、杂撰五大类。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