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反求诸己相关组词:

反间细作 打虎不着,反被虎伤 皮内反应法 循环反覆 权利救济请求权 权力需求 反省性思考 注意力需求 人力教育需求计画法 需求法则的例外 情感反映技术 反印 诸季 逝远而反 不反 先秦诸子 蕲求 反智主义 死地求生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有求斯应 求备 求新立异 求贤用士 流宕忘反 衒材扬己 觅衣求食 食无求饱 慈乌反哺 雉求牡匹 灯台不照自己 退而求其次 反向监督 自我反省 二律背反 反核 反覆不定 徵求 請求 需求分析 求官 画虎不成反类犬 反芻 正己烷 暗反应 性反应 光反射 害人害己 反读 反情报 反应热 反射线 反射强度 反射器 反射动作 反光板 反作用力 利人利己 付诸流水 中断请求 吸热反应 反毒 反向恢复 寤寐以求 反贼 反渗透 反将计 屈己待人 求借 求见 取代反应 求亲告友 居诸 洁己 加成反应 冀求 规求 恭己 干求 反戈 反间谍 访求 策反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社会总需求 务求 焚林之求 祸不反踵 流荡忘反 恕己及物 恕己及人 损己利物 损人安己 展转反侧 矜己任智 威福由己 威福自己 徇公忘己 刻船求剑 

反求诸己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反求诸己
   繁体: 反求諸己
   拼音: fan qiu zhu ji
   读音: fǎn qiú zhū jǐ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怨天尤人
   单字解释: 
   造句: 反求诸己造句
   组词,组成语: 

反求诸己解释

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反求诸己」出于〔孟子.离娄上〕:孟子主张人在发现自己的言行不为人所接受时就应该立刻反省、求诸己身。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使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这一段话是说:一个人想要破除良知的障蔽有赖于自我心性的反省。所以孟子很重视个人「自反」的功夫。究竟在何种情况下应该「反求诸己」?孟子直截了当地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就是说凡是遇到与自己不合的状况都要先反回来求自己的不当之处而不是先责怪别人。例如自己爱人而人却不肯亲近我就该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的仁爱还不够?治理人的而人却不受治理就该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的智能还不足?自己礼遇人而人却不回敬我就该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还不够礼敬?
  时时恪守「反求诸己」的原则就随时随地都能自行警惕、自我约束、自求改进久而久之身心自然会逐渐趋向端正无邪的境地;如此一来天下人都会来归依顺服。所以孟子引用〔诗经.大雅.文王〕的话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作为总结;意思是说人如果能永久地配合天命而行善道遇到不如预期的反应时能先从自我反省、自我改进开始那么自然可以多福。
  人若能时时刻刻以反求诸己的工夫自我训练则良心就能保持清明灵觉;同时避免对人吹毛求疵、凡事只知责人的心理逐渐形成宽忍的气度、恢宏的胸襟所谓能责己可以免己之过不责人可以增人之功。做人先要求自己、检讨自己就能以一颗包容、谅解的心来面对周遭的人、事、物如此则有助于人际的和谐更能因此促进自我成长、增加智慧是最好的修养工夫。


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反过来检讨自己。
  【造句】凡事要反求诸己不要老是苛责别人。


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反过来要求自己。《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成语词典版


1:清.顾炎武〈与戴枫仲书〉:「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2: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

3:《朱子语类.卷一八.大学.或问下.传五章》:「问:『观物察己还因见物反求诸己。』此说亦是。」

4:《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三》:「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5:《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6:《礼记.射义》:「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