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性命相关组词:

动物性脂肪 女性观点 命面提耳 流和心性 纳命来 杀性子 四性 生之谓性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天性与教育争议 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_art_therapies) 音乐性向测验 真实性评量 海洋教育的重要性 形成性评量(formative_evaluation) 性别基模理论 环境不确定性 命题方向 形成性评量 肉食性动物 理性主义派典 性问题之辅导 性别刻板印象 功能性评量 性别认同障碍 立即性技巧 惰性知识 杜纳的竞争性流动 催化性之技巧 学术性向测验 两性平权主义治疗 班级经营的重要性 女性主义取向 回应性介入 边缘性人格异常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 创造性解题模式 韦伯的理性化 适性测验 文书性向测验 展开性目的 反省性思考 陈述性知识 过程性知识 区分性向测验 年龄性别金字塔 星星的命名 创造性团体 计画性活动 安置性评量 扩散性思考 习得的无助性 表现性目标 权力、权威与正当性 班级经营特性 多元性向测验组合 跨性别 描述性研究与行动研究 机械性向测验 良性子宫肌瘤 行动性之技巧 社会科批判性思考教学策略 总结性评量(summative_evaluation) 操作性评量 潜能性与实现性 两性教育 女性主义治疗 营养教育的重要性 多重障碍儿童发展性评量 生命教育的教案 互补性 有血性 预期寿命 质性研究 耐受性 惯性导航 惯性系 命运两济 均质性 独抒性灵 流畅性 性命之交 命运交响曲 生命树 性徵 王命旗牌 生命历程 活性碳 风险性 开放性骨折 纯粹理性 农业革命 牛心左性 法性 性慾 钧命 疲於奔命 不变性 绝命 覆命 

性命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性命
   繁体: 性命
   拼音: xing ming
   读音: xìng mìng
   英语: 
   近义词: 生命、人命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性命造句
   组词,组成语: 

性命解释

性命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性与命均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据〔易·乾彖〕载:「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孔颖达〔疏〕曰:「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性为天所赋予而命是指一切自然运作与变化的道理。程颐说:「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视性命为一体。三代之时命也含有上帝之命的意思称为天命。〔尚书·商书·汤誓〕云:「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成汤伐桀归于天命号召周武讨纣亦效之。天命有其自然运作的道理政权之兴替即然而且不能随意加以拂逆转变。所以〔诗经·大雅·文王〕一方面说「天命靡常」一方面又说「骏命不易」。
  上述天命的思想对儒家有深远的影响;但儒家论赞天命除接受殷周时代天帝之命不可勉强违逆的观念外已将讨论的重点置于人事用功之上。孔子以了解天命、敬畏天命、顺天命为君子之修养如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也把追求理想、宣扬道统(人事)的成效归诸天命所以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儒家对天命的思想一直到孟子、荀子才有较明确的阐释同时也与「性」的概念发生密切的关联。孟子云:「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又谓:「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为」和「致」都代表人为力量。天命是客观的决定力量非个人的努力、愿望可强求但人类本身所有积极性的主观力量不但不应放弃更应加以充分发挥这便是存心养性、修身立命之说。孟子认为人类内在的主观力量便是人人所具有的、先验而纯粹的至善之性亦即所谓仁义礼智四端。本善之性受自天命是以顺天命之道在于发扬人性中至善的本性。
  然而性虽受于天命却可以超越天命的价值因此孟子进一步认为为了实践仁义道德甚至连生命也可以放弃。换句话说发扬善性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命中的夭寿、穷达、贵贱、贫富。孔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论点可以说把人性的价值推崇到了极致。后世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中的道德哲学大抵承袭此一思想而加以发挥。
  荀子对于性命之说另有发挥。荀子谓:「节遇之谓命。」是视命为环境中机遇而至的客观力量人固然无法违逆天时自然之运行但也不能坐俟天命改变。正因客观力量不足恃只有奋起力行把握主观的自我力量才能克服环境限制发挥人的价值。所以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但荀子对于性的观点和孟子有所不同。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又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而且断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因此人类社会应有严格的礼法规范藉以约束人性中为恶的倾向积善不息乃能成就道德人格是为「化性起伪」。由此可见相对于孟子强调性命的同一性荀子则着眼于性命的对立性。
  在先秦诸子中道家抱持着顺其自然、「安之若命」墨家则对天命的命定论思想加以批判、否定。儒家人文主义中的性命思想不论是孟子存心养性的「立命」之说或荀子化性起伪的「制命」之说总是抱持较为积极但不失其中庸之道的看法。同时道德教育的功能在儒家也都比道、墨等家思想更受到肯定与重视。〔中庸〕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为「性命」之总结。


性命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生命。
  【造句】这是性命攸关的事不可不慎。


性命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生命。《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文明小史. 第一零回》:「身上的肉也没有了再过两天只怕性命也难保了。」哲学上指万物的秉性天赋。《易经.乾卦.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唐.孔颖达. 正义:「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