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壶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周礼.卷二十二》、《礼记.卷十九》、《后汉书.蔡遵传》、《三国志》、《晋书》、《宋史.岳飞传》、《三礼辞典》、《雅乐》、李小华着《刘凤学访谈》。 2:礼仪名;游戏名、舞名。投壶是把箭投入壶中的一项传统活动;是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射礼及射艺的延伸。它的起源要溯源到周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该时有射箭的礼仪称之谓射礼并依不同阶级身分分为「大射」、「宾射」、「燕射」及「乡射礼」数种。所谓大射就是天子及诸侯在举行祭祀礼仪之前与群臣举行射礼藉以观其德行及射艺。凡射中次数较多者始被邀请参与祭祀礼仪。宾射即当诸侯来朝由天子与诸侯共同参与之礼。礼仪过程与大射略同。燕射即天子与诸侯在燕礼之后举行的射礼。乡射礼即每年春秋二季乡大夫集合士及弟子在乡学中习射之礼。以上这些礼仪过程非常繁琐加之诸侯在射礼之前必行燕礼(即宴饮之礼)。乡射之前也要举行乡饮酒礼。两种礼仪连续举行可能由于时间及场地的因素至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代经常将射礼在酒宴中举行因此才有「投壶礼」。《礼记.投壶》:「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投壶礼尽用之为射礼。」。这样严谨仪式到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时代投壶的礼仪与教化目标逐渐淡化士大夫热衷于投壶本身的文化气息。《后汉书.蔡遵传》:「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袁绍(?~公元202)、王弼(公元226~公元249)也善于投壶。晋朝(公元265~公元420)石崇(公元249~公元300)之家伎具有能隔着屏风将箭投入壶中之高超技艺者。《宋史.岳飞传》:「飞好贤士博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这种活动与风尚至清朝(1644~1911)仍为士大夫所喜好并流传至民间。投壶曾传至日本日本古代士大夫及贵族男女也竞相追逐此高雅游戏;尤其在九世纪时吟诗、围棋、投壶已成为日本高层社会之代表性活动。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传至日本之投壶所用之壶仍完整地保存在正仓院。今人刘凤学(1925~)曾以投壶礼为素材创作舞蹈《投壶戏》首演于1974年。
投壶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古代宴会时的娱乐宾主依次投矢于壶中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胜者斟酒给败者喝。《礼记.投壶》:「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