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相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具有相同成分和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各相之间有明显可分的界面如:当空气是气相盐水是液相冰是固相。在汞面上放一些水则为两个液相。两块晶形不同的硫黄(如斜方晶形和单斜晶形)则为两个固相。在使用「相」这个术语时并不考虑所含物质的数量也不计较该相是否连续存在。如冰不论是1千克还是0.5千克是一大块或是许多的小块都是一个固相。同一元素在一种物质中可以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状态存在特定物质的物相都是以元素的赋存状态及某种物相(化合物)相对含量的特徵而存在的如铜矿石中有辉铜矿(Cu2S)和赤铜矿(Cu2O)分别以铜的硫化物和氧化物的状态存在两种矿物中的含铜量不同分别为79.85%和88.8%。又如大气粒状物和河湖底泥是一种非化学计量的混合物多是多种物相并存的体系。通过物相分析可监定污染物中的不同物相了解其存在形态、化学组成及各物相之间的相对含量与它们的分布状况这样才能真实的反应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其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物相分析是状态分析的一种有物理分析方法如显微镜监定X射线物相分析和差热分析等;也有化学分析方法如湿法化学分析法。在环境科学中指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即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有时包括生物环境)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属性和明显的边界通常称为大气圈、水圈、土圈、生物圈。环境中的相有五类即气—水、气—土、水—土、水—水和土—土。两者之间存在着界面在一个相(某一环境要素)中也有各种不同的相存在。例如:大气中的固体或液态粒状物水体中的悬浮物或底质等。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分布累积与增长消失的过程也就是它们在环境各相之中及各相之间的物理化学运动的过程;因此有人把研究这方面变化规律的问题称之为「化学动态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