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舞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舞名。中国民间舞蹈。也称《舞狮》、《狮灯》等。《汉书.礼乐志》中记有「象人」一辞据三国时魏人孟康注:「若今戏鱼虾狮子者」可见汉魏时期已有《狮子舞》的雏形。唐代以后《狮子舞》被引入宫庭作为「燕乐」中的一部名《太平乐》又名《五方狮子舞》。《续文献通考》记有「明孝宗弘治三年秋召各番使入内看戏狮子」。由此可知《狮子舞》历史悠久传承至今。《舞狮》象徵吉祥幸福因此每逢年节喜庆之日都要跳《狮子舞》。《狮舞》分太狮与少狮两人合披假狮皮一人扮狮头、一人扮狮尾俗称太狮。一人独披狮皮扮狮的俗称少狮。引狮的人、扮成武士、狮子郎、大头和尚等手执绣球、拂尘、蒲扇等不同道具逗狮在大鼓、大锣、唢呐及笙管等乐器的伴奏下引舞在前、引着太狮、少狮等上场起舞场面壮观热烈。《狮子舞》分文、武两类。文狮重表演有〈抢球〉、〈戏球〉、〈打滚〉、〈舔毛〉、〈搔痒〉等风趣动作;武狮重武功和技艺有〈爬高〉、〈踩球〉、〈过跷板〉、〈走梅花桩〉等高难动作。在《狮子舞》的〈腾〉、〈闪〉、〈跃〉、〈扑〉、〈翻〉、〈滚〉等动作中能变化出多种高难技巧如〈狮子出洞〉、〈狮子踩球〉、〈猛狮下山〉、〈二狮抢球〉、〈高台饮水〉、〈过天桥〉、〈跳涧〉等。《狮子舞》流传至今逐渐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北京地区的扎狮头很讲究狮头越重耍狮的技巧越高。狮头最重的可达九十多斤动作以摔跌见长;河北的《狮舞》动作矫健能攀登、跳跃五张八仙桌;广东的《狮舞》能攀上高耸的竹竿摘取彩礼俗称「采青」;安徽的《狮舞》在狮身内点燃蜡烛称为火狮有时还配上十多盏云灯狮子好像是在彩云之中飞舞;四川的《狮舞》分高脚狮和地浪狮两种经常表演破阵一般文阵不登高武阵必登高能做出〈高井打水〉、〈封侯夺印〉、〈姜太公钓鱼〉和〈天鹅抱蛋〉等惊险动作。此外还有板凳师、手摇狮、线狮等。狮子舞除流传于广大汉族地区外在湖南西部的苗族地区甘肃南部的藏族地区及新疆等地也有流传。当今《狮子舞》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各种狮舞不仅在舞台上与中外观众见面而且在重大节日或迎宾礼仪中被列为重大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