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充分条件的定义为「有之必然无之不必然」。在逻辑的条件语句「若A则B」中A为前项B为后项如果A为B的充分条件那么:有A一定有B但无A则不一定无B。也就是说能够满足A的条件一定能满足B的条件;而不能满足A的条件则不一定不能满足B的条件。例如「大学生」是「学生」的充分条件。因为满足「大学生」的条件一定也能满足「学生」的条件;但假如不是「大学生」则不一定不是「学生」也可能是「中学生」。逻辑上如果「P→Q」是一真的语句别说p是q的充分条件。实际上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则q一定也是p的必要条件。 此外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合并即成为充分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或简称充要条件。充要条件之定义为「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即有A一定有B并且无A则一定无B。也就是说凡能够满足A的条件一定也能满足B的条件;而凡不能满足A的条件也一定不能满足B的条件。这时A实际上等于B。例如「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互为充要条件。 西方哲学自苏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以来喜采「定义」的方式来分析概念或文字的使用规则。当代的教育分析哲学家在分析特定概念时也经常由探究该概念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开始。其中较易达成的是找出概念的逻辑必要条件又称作「弱势定义」(weak sense)即使用另一语词来表达原概念的必要特徵(参见「必要条件」中惩罚的分析)。另一方面概念也有「强势意义」(strong sense)定义即描述概念的逻辑充分必要条件。然而这种严格的定义仅存在于人为的符号系统如几何和逻辑中。由于教育之概念对象是日常语言其分析活动较多从概念的逻辑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着手。不过这种概念分析活动也并不容易找着概念的一个或一组确切的逻辑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