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百戏」是乐舞杂技的总称起自秦、汉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广泛流传在宫廷、贵族和平民中间;由于包括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称为百戏。 汉武帝时因国力强大外国及少数民族的艺人相继来到中原更丰富了百戏的内容不但促进文化交流百戏也更加盛行表演规模宏大。〔盐铁论·崇礼〕载:「夫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之乐而况县官乎!」可见官、民皆以百戏娱乐宾客。而百戏最具规模的仍属皇帝在宫廷招待外国使节的集宴中所表演的。如〔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三年春 作角抵戏 三百里内皆观。」角抵戏也是百戏中的一种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又〔汉书·西域传〕载:「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可知汉之盛世时常有招待外国使者及君长共同欣赏百戏的场面。 汉代百戏的表演项目十分丰富规模可大可小从张衡〔西京赋〕及画像砖等均可了解百戏的大致内容。分项来说有:(1)杂技:寻橦、跳丸、走索等; (2)幻术:吞刀、吐火、易牛马头等; (3)武打:棍舞、剑舞、刀舞、对打等; (4)假形舞蹈:凤舞、鱼舞、龙舞等; (5)舞蹈:巾舞、长袖舞、盘鼓舞、建鼓舞等; (6)歌舞戏:东海黄公、总会仙倡。上述节目大多来自民间和继承前代传统如上古的模拟鸟兽、春秋之俳优表演、前代之女乐舞蹈等。幻术则来自西域;诸种表演技巧均富魅力及欣赏价值。南北朝之后百戏仍十分流行有时被称为「散乐」是多种民间技艺表演的泛称。隋唐时代由于音乐舞蹈已高度发展而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故百戏、散乐就作为杂伎、幻术等技艺的泛称。元代以后又因戏曲兴盛百戏一词渐少使用;唯一些史籍中为区别其与雅乐、燕乐之不同仍把各种民间表演技艺泛称为散乐、百戏。
百戏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古代对各种戏、乐的概称。百戏一词首见于汉代而南北朝以后则义同于散乐。参见「散乐」条。泛指各种杂技的表演。唐.刘晏〈咏王大娘戴竿〉诗:「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干妙入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一日赵琮又到长安赴试去了家里撞着迎春日子军中高会百戏试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