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1:墨子姓墨名翟战国初年鲁国人;其生卒年代异说甚多梁启超着[墨子年代考]推定墨子生于周贞定王初年(公元前468~前459)约当孔子卒后十余年卒于周安王中世(公元前390~前382)之间约当孟子生前十余年。墨子出身工匠善于制作车辖与车挽并能在片刻间斲三寸厚的木板担挑五十石的重量。 墨子年少时读儒家书觉得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于是上承尧、舜、禹、汤、文、武一贯的道统下察春秋战国百余年间政治的变迁看到社会的不安民俗习尚的败坏贵族的享乐平民的疾苦战祸的纷起因而自创一学派授徒讲学倡导尊天、事鬼、尚同、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之说信徒众多组织严密。曾周游齐、卫、宋、楚、魏以平民谒见君相对论外交高议战守声势煊赫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孟子也曾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其时楚惠王欲攻打宋国墨子得知后即从鲁国前往裂棠裹足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都郢城向楚王说明攻战的不义并且解下衣带当作城墙取些小木札当守城的器械公输般用尽机变皆无法攻下城池而墨子却防守有余。不仅如此墨子且早已派弟子禽滑厘等三百多人拿着墨子设计的守城器械替宋国守城终于说动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计划。其后楚鲁阳文君欲攻郑齐太王田和欲伐鲁墨子均冒险前往晓以大义而化解了冲突。墨子曾献书给楚惠王楚惠王虽许之为良书而不能用;墨子将去惠王使鲁阳文君近墨子以书社五百里封之墨子则以「道不行不受其赏义不听不处其朝」而离开楚国。越王使公尚过用车五十辆迎墨子于鲁并将故吴之地五百里封赠墨子则谓若越王听其言用其道将度身而衣量腹而食自比于群臣反之则为义粜终辞而不受。 当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政治、社会、经济或学术思想均起了空前的大变动墨子认为当前的时代是一个昏乱、贫穷、强凌弱、世风奢靡、荒淫无礼的社会且又因儒家的弦歌鼓舞厚葬久丧也造成很多弊端影响了社会人心所以他本着积极救世的精神倡导经世济民的学说以期打破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现状建设一个平等自由的国土。 墨子曾说:「万事莫贵于义为义非避毁就誉。」因此他虽然遭遇到许多的阻难仍日夜奔波以行义作为一生的志节不计一切的牺牲自己;他具有悲天悯人的精神积极救世的个性且博学多才图为世用。因此我们可说他不仅是战国时代实利主义的思想家同时更是一位立志改革社会的实行家。 [墨子]一书为后学所纂汉志载:有[墨子]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 [墨子·公输篇]记载墨子对楚王说:「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由此足证墨子弟子极多。其见于孙诒让[墨学传授考]及先秦诸子所记:「有墨子弟子十八人再传弟子三人三传弟子一人治墨学而不详传授系次者十四人 杂家四人。」此处所称 「杂家」实亦墨者。墨家弟子中较闻名的有禽滑厘、高石子、悬子硕、公尚过、耕柱子、魏越、随巢子、胡非子等。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与儒家分庭抗战的显学。墨家组织严密是一个带有宗教性质的团体其首领称为「钜子」类似教主对他的门徒有绝对命令与支配的权威。 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相爱、交相利主张爱无差等。墨子还主张天是有意志的天和鬼神主宰着宇宙万物并认为天的意志就是要人们兼爱交利。他规划通过天志及鬼神的赏善罚恶来要求统治者为善去恶。 墨子重视教育也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即在培养「贤士」或 「兼士」使他具有 「兼爱」的品德。在教学内容方面墨子主张除[诗]、[书]外应传授生产和军事的知识与技能。他也重视历史及古代文化但并不主张复古;他对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程度的批判精神。 在教学方法方面墨子重视逻辑推理和思考的训练及由博反约的原则并重视实证实用。他当用许多具体的譬喻及实例引导学生并启发学生思想。 在道德修养方面墨子提倡勤劳节俭注重意志的锻链注重力行。在判断一个人道德行为时主张动机和成效兼重。 墨子具有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风格有能为人所不能为的那种艰苦卓绝的操行以及公而忘私的精神所以当时能与儒家并称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曾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墨子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战国时鲁人墨翟。参见「墨翟」条。书名。墨家思想的代表着作。传为战国宋墨翟撰十五卷。注者以孙诒让闲诂最为详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