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天人感应」是董仲舒发挥〔易经〕的阴阳学说结合五行思想而创立的学说。董仲舒把天看作宇宙人间最高的主宰 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大不生。」又说:「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意思是说天创造了人与万物人的形体以及精神上的各种表徵跟天自体相同所以天人同类。天人既为同类自必互相感应;据以建立其「大人感应」论。 董仲舒引申〔易经〕的阴阳学说认为天的意志是通过「阴阳五行」来表现的。「天道之常一阴一阳。」以阴阳为化生五行四时之二元;天象之灾变人事之吉凶善恶皆循是而生。君主代天而治民如行善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天之奖赏与授命;如行暴政则天降灾异以示警戒。至于人民也只有通过「天威」才能制约君主。 天人之间赖彼此交通感应协和统一始能维持天人结构的均衡、持久与稳定;故他在〔天人策〕中指出:「春秋之所讥灾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恶怪异之所施也。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以此见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因此「人道」本诸于「天道」圣人乃法天而立道使宇宙自然事物的运行与人间世事的统治秩序取得一贯一切皆本诸「天意」、「天今」。因此在教育上仲舒主张承天之道以施教说:「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度制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均不于其「天人感应」之论而立说。
天人感应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天意和人事的相互感应。为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思想的学说认为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上天也能影响人事。汉董仲舒在答武帝策问中有详细的阐论。《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臣切谓天人感应一理也。人心悦则天意得;人心怨则天变彰。」
天人感应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成语词典版
1:修订本参考资料:天意和人事的相互感应。为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思想的学说认为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上天也能影响人事。汉董仲舒在答武帝策问中有详细的阐论。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臣切谓天人感应一理也。人心悦则天意得;人心怨则天变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