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典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五典」一辞出自〔尚书 .舜典〕;帝尧晚年召集四方诸侯讨论继承人选大家推荐以孝闻名的舜。尧乃对舜作各方面的试练;先命舜为司徒经文上说:「慎徽五典五典克从。」五典指五常之教即〔左传.文公十八年〕所说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尧本以德治国注重教化对舜的试炼先从最基本的职掌教育工作开始;待见到舜工作有成效后。再命舜掌百揆说明了尧把教育列为百政之首也是我国典籍中有关教育措施的最早记载。舜秉持尧的治国理念因此在舜摄政后立即派契为司徒担任「敬敷五教」的工作。五典是五种基本的道德伦常为维系家庭和谐及社会安宁的主要力量;先从家庭做起因为这是每个人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最早、也最切近的行为表现的环境而一家人也是生活中最早、接触最频繁的人。
五典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少昊、颛顼、高辛、唐、虞所着的典籍。汉.孔安国〈书经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