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儒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世儒是王充在〔论衡〕中所称宣扬天人感应的今文经学的儒生其层次还不如能撰文着书的文儒。〔论衡.书解〕说:「着作者为文儒说经者为世儒。」又说:「世儒业易为故世人学之多非事可析第故官廷设其位。」从文中可知王充看不起这种博士系统下的儒生因世儒的学问容易做吸引许多人在不急之务上区分等级并藉虚妄的言论得到利禄。不过这是王充个人看法社会大众的评论标准却相反如〔书解〕篇说:「文儒不若世儒世儒说圣人之经解贤者之传义理广博无不实见故在官常位;位最尊者为博士门徒聚众招会千里身虽死亡学传于后。」但实际上汉代儒生严守家法以巩固利禄并不能发挥政治良心的作用;加上章句日繁令人皓首穷经而不可得如〔论衡.效力〕说:「王莽之时省五经章句皆为二十万博士弟子郭路夜定旧说死于烛下。」可见在此学术风气下求学已没有目标及实用价值。但平心而论文儒与世儒同是宣扬圣人的理想虽然方式不同实质却是一致的亦即都能对社会风俗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王充虽以看不起世儒以为不如文儒远甚但在另一方面仍旧肯定世儒的价值如〔论衡.非韩〕说:「夫儒生礼义也。」又说:「儒生道官之吏也。」认为儒生在基本上是主张孔孟之道的知识分子藉以区别文吏;文吏是从事政治活动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一些知识分子事若没有道的指导就会没有原则、失去方向如〔程材〕篇说:「儒生治本文吏理末道本与事末比定尊卑之高下可得程矣。」即是在才能方面儒生崇高文吏卑下。又在道德气节方面儒生也比文吏优越〔程材〕说:「儒生之性非能皆善也被服圣教日夜讽咏得圣人之操矣。」又说:「文吏幼则笔墨手习而行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循私为己勉赴权利。考事则受贿临民则采渔处右则弄权幸上则卖将。……性非皆恶所习为者违圣教矣。」是说文吏缺少仁义道德的教育小则弄虚作假谋取名利人则权术倾轧作威作福。此外王充在〔非韩〕篇中而认为治国之道必须兼顾养德与养力文武张设德力俱足儒生的高尚道德乃是国家社会所必须的。
世儒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没有特别的操守而见称于世俗的儒者。《史记.卷二五.律书》:「岂与世儒闇于大较不权轻重猥云德化。」三国魏.曹植〈赠丁翼〉诗:「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当世的学者。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门人世儒是以增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