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辩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识」与「辩」分别出自扬雄〔法言〕一书〔寡见〕篇中的两段文字。一段是:「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人亦有好尽其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多闻见而识乎正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另一段是:「或问五经有辩乎?曰惟五经为辩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舍斯辩亦小矣。」就前段文字看「识」是认识或知道有「至识」和「迷识」之分;至识是真知而迷识则是假知。多看多听而体认到真理的便是真知;同样多看多听却获得邪说歪理的则是假知。扬雄之意在指当时的人只注重后世学者之言不知先哲所说的真理好假而不知真所以没有至识。就后一段文字而言「辩」就是「明辨」的意思。要想明辨天地人事一切的理非依赖五经不可;易辩天地书辩政事礼辩人间百事诗辩心志春秋辩正理。唯有通过五经的学习一个人方能达到真正知道宇宙和人文的真理才是「至识」之境。「辩」须依靠经经是正道真理在其中而「识」又须识正道才能算「至识」因此「识」与「辩」是密不可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