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上善若水相关组词:

鏊盘上蚂蚁 巧言善色 徒不上墓 掌上之珠 台北捷运淡水线 水禽类 拿鸡蛋往石头上碰 视若草芥 上门怪人 水芹菜 水鸭脚 无伐善无施劳 艾丽查奥若什科娃 善用机缘论 喇叭水仙 淡水生态系 村上龙 国立水里商工 水烛 向上管理 洪水监测 水权 洪水法 国立淡水商工 中国水仙 背水阵 水产养殖 上拍 谈不上 水厂 跟不上 界上 算上 上升的 若有还无 榻上 表面上 泡水 见善如不及 河水位 合契若神 水栓 鬓若刀裁 敝上 水花四溅 蹚浑水 漯水 太上忘情 进水 一贫似水 上海格致书院 推贤乐善 水乳之合 水蚀 疾之若仇 益上损下 看不上 硬水 能文善武 能说善道 虎头上捉虱子 顺水行船 扑上 袅袅上升 莫若以明 拜水忏 生活水准 上朝取应 眼若流星 配上 掌上河山 娇花照水 目若朗星 打水漂儿 人义水甜 街上 付之流水 滤水器 滤水池 学如逆水行舟 水平力 背水 逐水草而居 滴水石穿 人上人 供不上 上天有好生之德 水雉 混水 菽水之养 占上 水牛儿 泔水桶 忽上忽下 八水三川 般若经 肾上腺素 热水器 称得上 淹水 

上善若水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上善若水
   繁体: 上善若水
   拼音: shang shan re shui
   读音: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上善若水造句
   组词,组成语: 

上善若水解释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善良的人有如水的品德。语见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以水喻有德行的人因为水有三项特性:一是滋养万物利益众生;二是柔顺无形不与人争;三是就下而流低卑自处。当然这是指水是滋润万物的雨露是川流不息的溪河是容纳百川的大海而不是淹灭生灵的洪水暴雨海啸狂涛。可说是老子选择性的审美观点以水性柔顺、就下、利万物来比喻有美德的人。
  「利益众生」、「守柔处下」、「不与人争」是老子认为圣人之德的特徵。其有最高美德的人首先要能像自然生养万物、功成不居一般能泽及百姓、利益众生。如〔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所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就是说大道泛行弥纶全宇。万物皆受其德泽而生大道也能不辞生养万物之劳且不主宰支配万物。说道常无欲是指道精微细小的特徵;说万物皆生乎自然、又回归自然却不以自然为主宰则是道宏阔伟大之处。圣人效法自然之道虽德化流行仍大公无私总能成就崇高伟大的精神境界。
  其次「守柔处下」也是老子认为修道者应有的品德。正如〔庄子.天下篇〕所说:「老聃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老子处世本以守柔处下为原则用以矫治人心争强好胜之弊。守柔者弱老子认为能以柔弱谦让之道处世的人反而能保身全性。〔道德经〕第七十六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说人在初生之时体质柔弱死亡之时却体质僵硬所以说柔弱使人保命平安坚强使人危殆死亡。上述原则固然出于粗糙经验归纳所得不过老子本意在说明若以坚强暴力待人容易导致毁灭败亡反之若以温柔谦弱处世则可保持长久平安。老子因此贵「弱柔」恶「坚强」甚至认为柔能克刚而水正是最佳的例证。水是天下至柔之物却一泻千里无坚不摧。如〔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皆在说明这个道理。
  守柔者弱弱者居下居下不争。守柔、处下、不争都是老子坚持的处世原则。人皆恶居下流水却就下可以比喻修道之人与世无争的美德。〔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说理想君王有施于民却与民无争而水中的江海最适宜比拟圣人的这项德性。〔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所以能下百川正因居于低下的地位所以理想君王治国时时以下位自居。若真想领导人民则必须将自身利害于百姓利害之后。所以理想君王领导民众时不使人觉得被统治所以乐于拥戴服从不争超越与人争之外就没有人能同他争了。这是老子一贯的相反相成的原理「不争」与「莫与之争」表面看似乎相反实则基于超越对待的原理却为同体。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