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1:工作分析乃技职教育及职业训练课程设计的一种分析技术系对某一工作进行分析以显示其所需的技能、知识与责任再依学习的难度及学习的实际情境编成教材并将之安排于课程或教学活动中以使学习更加有效。此结果方可作为组织结构设计、员工甄选与安置、训练课程的发展、工作绩效的评监。可见工作分析亦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工具。 「工作分析」一词为美国职业教育家艾伦博士(Charles A. Allen)所创艾氏并率先建立职业分析课程研究之理论。艾伦使用「工作分析」一词其定义是「一种对工作的科学研究与叙述以显示其内容及围绕工作之因素」此种技术试图决定职业课程之教学内容以便训练一个成功的职业从业人员。艾伦列举分析的四个步骤为:(1)决定教什么:列举工作者工作时所有的工作(jobs)及履行这些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 (2)进行教学内容的分类:内容应区分为几类而行业问题、行业术语、行业数学及行业安全等则应分开编列; (3)分成主要部门(blocking):主要部门是指一群具有相同性质工作的总称主要部门之区分可以基于操作所使用之材料或建构技术之差异而区分此一步骤并非所有的分析都必需; (4)将主要部门重新安排:当工作归纳成主要部门之后主要部门必须根据学习的难度和学习实际情境来安排以便教学。 艾伦使用卡片以记载每一工作所需的一般知识、工作分析、辅助知识、技术知识等然后再使用一张图表编列所有的工作及用识以显示各工作与知识间之排列关系便于教师设计课程。教师教学时系运用工作单它可使教师、学生及工作连结一起。而工作单的叙述应尽可能清楚其操作步骤及操作的次序均应于工作单上详列学生根据工作单逐步地学习教师只有在学生有困难时才予以协助。 然而艾伦的工作单却颇受教育家们批评。一般批评的焦点为此法会降低学生的进取心学生只依照工作单之指示因而减少学生的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其学习将有困难;教师的工作将变成例行公事化使教师趋于懒惰而不积极。但其亦有许多优点例如:教师随时可以接受新学生的入学学生可以依自己的能力来学习而不受统一进度之影响学生的毕业程度差异较小。 此外此种技术尚有一主要缺点那就是:因为此种课程设计乃是以分析方法来发现「现在」的工作内容及相关知识但无法用以预知将来职业上的需要与内容。所以此种课程设计适用于社会变动不急遽、科技进步不迅速之社会的工作分析;而对于变化急遽、科技进步迅速的社会便无法适应其需求。此乃采此法进行课程设计时需特别注意的。 工作分析是指将特殊活动的组成元素寻找出来并确定实践此种活动的方法与标准以为课程设计之依据。 工作分析的课程可以美国查特斯(W.W. Charters1875~1952)在其〔课程建构〕(Curriculum Construction)一书中所提出的课程建构程序为代表其设计历程为: 1.决定目标:研究社会情境的人类生活决定主要教育目标。2.工作分析:将教育目标分析为职业理想和职业活动。3.继续分析:将职业活动继续分析到每一个职业的工作单位。这些工作单位的一连串精细步骤最好是学生本身可以直接从事不须他人协助的工作。4.安排顺序:依据重要程序排列职业理想与职业活动的先后顺序。5.调整顺序:依据职业理想与活动对学生学习价值的高低重新调整先后顺序。6.选择内容:确定那些职业理想与活动适合于学校内学习那些适合于校外学习。7.研究发展:收集教导职业理想与职业活动的最佳方法与最好策略。8.安排教学:依据学生之心理特质和教材的组织以安排各种职业理想与活动之教学顺序并加以实施。工作分析是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运用。课程设计者先确定某一行业「应该做何种分内工作」再进一步分析「如何做」。查特斯曾将此法应用于妇女、秘书、医生、教师与图书馆员等工作的课程设计。 由于工作分析可以精密地发现职业活动所需的特殊能力和技巧方法因此透过工作分析的课程设计可以培养职业工作所需的动作方法、技能、品性或态度。其优点在于课程设计过程中选择适当教材缩短教材与课程目标之差距避免盲目选材之缺失。然而工作分析的限制乃在于只适用于职业工作的技能训练用机械操作或演讲技术之教导练习对于情意领域之学习如陶冶高尚情操或职业道德则未能顾及。
工作分析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在企业人事措施实行前将各项工作的性质、责任、任务以及工作人员的条件等予以分析研究以做人事行政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