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批判哲学相关组词:

魔鬼学派 学校本位课程 直接教学 概念构图教学法 翻案文学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 经学研究论着目录 袁哲生 皇民文学 除法教学 英文教学 双语双向教学 沟通教学法 民俗文学 语文学习领域 庄子哲学 科学怪人 许荣哲 自学辅导法 视觉障碍学生的教学 合作学习教学法 乾嘉学术研究论着目录 教育管理学 正比例教学 协力学习 问答教学法 大叶大学 共同学习法 远距合作学习 大单元设计教学法 教育知识社会学 国立阳明大学 学习型态 中庸的道德哲学 教学历史观 海洋教育的教学取向 桑代克学习三定律 集合数教学 国防医学院 精熟学习 学习和生存 科学的课程理论 学习风格的理论 学习环境的营造 学习条件论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问题解决教学 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引导学习 学校是一种中产阶级机构 意义学习论 欣赏教学法 教学经营 探究式教学法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 练习教学法 编序教学法 世新大学 宗教哲学 动机学说 资讯融入教学 学科教学 华梵大学 视听教学法 朝阳科技大学 国立彰化启智学校 教学一般模式 以目标计划为根基的学习 华夏技术学院 互动与互创学习 日期教学 区别化教学 学习的条件 发现式教学法 单学科测验 年表教学法 社会科教学的建构教学模式 英国公学 三元学习论 点对称教学 国立台湾大学 小数教学 网路探究式教学法 学术性向测验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安置和教学方法 宜兰县凯旋国民小学 开学前心理建设 国立清华大学 文山区实践国民小学 梯形教学 国立中山大学 社会学习论 有效教学论 版画教学 发表教学法 大同大学 学习型组织 新北市芦洲区成功国民小学 升学主义 学前特殊教育课程 

批判哲学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批判哲学
   繁体: 批判哲學
   拼音: pi pan zhe xue
   读音: pī pàn zhé xué
   英语: Critical Philosophy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暂无此词造句
   组词,组成语: 

批判哲学解释

批判哲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批判哲学有广狭两种涵义狭义的批判哲学专指康德(Imm. Kant 1724~1804)哲学思想;广义的批判哲学指以康德哲学的全部或部分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出来的哲学思想。两者的要旨均在于探究知识的来源、成立之条件、范围与限制。
  批判(德文Kritik;英文Critique)一辞源自希腊文Krinein基本意含为「分辨」。康德在〔纯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第一版自序即曾说:「我们的时代确是一个批判的时代」所谓「批判」仍未脱「分辨」之原始意义。康德「批判」一辞之使用直接取自英语文学艺术批评家休姆(H. Hume)的着作其早期着作也把逻辑类比于美学「批判」因而指谓着运用规则以进行分辨。〔纯理性批判〕一书于一七八一年出版以后才发展出「理性对其自身批判」这样观点以探讨知识的来源、成立条件、范围与限制。所谓理性对其自身的批判也就意味着理性既是批判者又是被批判者批判的作用在于适度的分辨何者为认识能力所及的范围何者为非认识能力所能及者。理性对理性本身的批判主要的作用在于检核理性是否逾越了可能性经验的界限而把理性作了思辩的、超越的使用以致犯了康德所谓的「谬误推理」(paralogismus)之错误。透过理性批判康德试图为知识特别是物理科学的知识建立确切不移的稳固基础。
  康德批判哲学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在德语文化与思想界非常盛行。不少康德的跟随者在大学讲授康德思想出版康德着作及其评注。康德思想也部分或全部引为这些学者发展自己思想之基础。最早为康德着作撰写解说者为其科尼斯柏(K?nigsberg)的朋友舒尔兹(J. Schultz 1739~1805)于一七八五年刊行〔康德教授纯理性批判解说〕(Erl?uterungen über Herrn Prof. Kants Kritik derreinen Vernunft)旨在扣紧康德着作原文将康德纯理性批判的逻辑结构用教学的方式加以呈现减轻初学者对康德着作经纬万端、望而却步之心理障碍。耶拿(Jena)大学教授史密德(Karl C.E. Schmid 1761~1812)也为〔纯理性批判〕第二版撰写辞典(W?rterbuch zum Leicheren Gebrauch der Kantschen Schriften)将康德作品中重要语词加以解说。梅林(Georg S.A. Mellin 1755~1825)更于一七九一年在马德堡(Magdeburg)组织学会以研究批判哲学思想。
  除了康德之直接继承者而外康德思想的第二代衍而为德意志观念论(Deutscher Idealismus)其重要代表人物有谢林(Friedrick Wilhelm J. Schelling 1775~1854)、费希特(J.G. Fichte 1762~1814)和黑格尔(G.W.Fr. Hegel 1770~1831)等。康德虽然批判传统形上学之独断但也承认形上学的根本基础在于人类理性本身理性之导向形上学统合的能力康德称之为「系统的能力」(systematisches Verm?gen)质言之康德认为经验形上学是可能的。德国观念论哲学即沿着此种可能性审慎运用康德之批判哲学重新建立一种有关于「绝对」(das Absolute)的形上学这种形上学以「系统」和「绝对」作为核心概念。
  至于康德批判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为盛行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康德哲学(Neo-Kantianismus)。新康德哲学监于黑格尔以降观念论思辨形上学之失败主张回归康德用康德先验的知识论来重新检讨数学、自然科学以至于心理学知识之可靠的基础。


批判哲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批判哲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德国哲学家康德所创的学说。其内容在批判我们的纯粹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及判断力之有效应用范围和作用。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