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制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工具制约又称操作制约与古典制约学习是行为学派的两大学习类型。古典制约学习历程重在个体被动的接受刺激并作反应;而工具制约则强调个体在学习的情境中需要先主动积极的反应(R)才能经由增强作用(Sr+)使反应与情境中的刺激(S)产生联结。所以工具制约学习可以用S-R……Sr+这个公式来表示。工具制约历程的特点是个体的反应构成一种手段或工具以获得酬赏或回避惩罚。 工具制约学习理论是由施金纳(B.F Skinner)提出的;在基本原理上与桑代克(E.L. Thorndike)尝试错误学习的理念相似其目的在探究个体在某一固定的活动范围中如何以其既有反应学习到运用其中的某一反应作为手段去达到某种目的。施金纳以特别设计的施金纳箱进行老鼠压杠杆的实验解释工具制约学习的历程。 工具制约学习与古典制约学习历程中皆有相似的常见现象如:类化与辨别(即工具制约学习后学到的反应也会产生刺激类化与辨别现象)、消弱与自发恢复(工具制约建立后如在个体反应后不再给予增强物则其工具性反应将逐渐减弱最后消失;也会再度出现而形成自发恢复等现象)、高层制约及行为塑造等现象。唯工具制约学习历程与古典制约学习不同之处是:工具制约学习的个体反应是自发行为是主动的即为操作性(operant)行为;而古典制约中个体反应是被诱发行为反应是被动的为所谓的反应性(respondent)行为。在制约历程中工具制约学习是先对制约刺激有所反应才有非刺激刺激(增强物)出现;其学习顺序是:制约刺激……反应→非制约刺激即以增强物来加强「反应与刺激」之联结的学习。而古典制约学习是先有制约与非制约刺激配对然后再形成反应;其学习顺序是:制约刺激……非制约刺激→反应即为「刺激与刺激」的交替学习。
工具制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