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有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生而不有是只创生物不占有的意思。语见老子〔道德经〕第二章、第十章、第五十一章。老子认为自然之道广被无私化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圣人(品德完美的人)能效法自然之道也能达到淡泊无私的境界创作万物任其自然既不占有也不控制。自然无意识无欲望所以能毫无私心地生养万物。圣人虽有意识却能修道忘我消除私欲不为一己之利而生产创作达到极其崇高的精神境界。 其实「生而不有」正是老子用以对治人性自私占有之病的良方。根据老子学说宇宙万物皆自然生成自然全然无意志无私心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中「仁」是知觉之意「刍狗」则是草扎成狗形的祭祀用品用后即弃置天地因为无知无觉对万物无好恶听任万物自生自死犹如对待「刍狗」一般。至于人就其原始天性而言当如自然一般无知无识没有好恶私心。但是因为人生而具备五官嗜欲受到后天物质环境与人为社会的诱惑产生自私心与占有慾。自私使人所作一切皆为自身利益占有使人尽量侵夺。自私占有之病给人类带来无穷祸患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互相争夺伤害皆因此而起。于是老子提出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必能效法自然大公无私的精神只创生而不占有免除人性自私占有的慾念。 「生而不有」既是克治人性病徵的药方也是重要的教育方针。无论对施教者或受教者而言正确的体悟这项原理皆有助于提升自身内在修养与精神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