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寺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国子寺为北齐主管中央官学之行政机关隋因之文帝时改为国子学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参见「国子监」)。 据〔北齐书.孝昭帝纪〕皇建元年(560)八月甲午诏国子寺可备立官属依旧置生讲习经典岁时考试。又〔隋书.百官志〕后齐官制国子寺掌训胄子。祭酒一人亦置功曹、五官、主簿、录事员。领博士、助教十人学生七十二人;太学博士十人助教二十人太学生二百人;四门学博士二十人助教二十人学生三百人。 隋初承北齐制据〔隋书.百官志〕载国子寺〔原隶太常〕祭酒(一人)属官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国子、太学、四门、书、算学各置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国子一百四十人、太学、四门各三百六十人、书四十人、算八十人)等员。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国子寺罢隶太常又改寺为学。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国子学为国子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