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南北卷相关组词:

台北捷运中和线 台北捷运淡水线 羁北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南方朔 北埔事件 巴南效应 新北市芦洲区成功国民小学 全缘卷柏 国立北港农工 国立南投高商 卑南文化 台北医学大学 国立北斗家商 北美豪猪 胡马依北风 安南子 西北季风 北府 北门学士 北芒 电卷星飞 电卷风驰 释卷 魏晋南北朝 西南联大 南进政策 北邙乡女 西南季风 银丝卷 调卷 南面称王 北邙 春风又绿江南岸 南笺 北监本 东北角 日南 天南星 嘉南大圳 北岭 北京狗 卷纸 卷积码 南管 南京图书馆 北投 南郑县 南运河 南行 南昌 北票 北直隶 北宜公路 台南县 南门市场 南北货 北港镇 北海岸 北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圻 东北亚 北平市 暨南 评卷 披卷 南北学 南明 南京大屠杀 南监本 南山隐豹 南洋大臣 南洋 南乡子 南威 南北卷 南沙群岛 南牧 南金 南曲 南顿 卷甲 课卷 卷轴装 济南惨案 剑南 剑南诗稿 黄卷 淮北 华北平原 河北梆子 湖北省 官卷 遁北 大卷 北宗 北苑茶 北山 北人 

南北卷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南北卷
   繁体: 南北卷
   拼音: na bei juan
   读音: nán běi juàn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暂无此词造句
   组词,组成语: 

南北卷解释

南北卷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南北卷起于明、清两代科举考试规定南、北地域有一定比例之录取名额以平衡各地学风发展。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取宋淙等五十二人皆南士太祖朱元璋怒认为所取有偏亲自阅卷定六十一名进士皆北士并诛信蹈等戍三吾于边;史称「南北榜之争」亦称「春夏榜之争」。但至成祖永乐年间未尝分地而取。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以南北文化高低不同规定南北取士分配比例南人十分之六北人十分之四。明宣宗宣德(1426~1435)、英宗正统(1436~1449)年间分南、北、中卷以百人为率南取五十五北取三十五中取十名。南卷包括应天、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中卷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清代在康熙五十一年以前会试亦根据应试人数多寡确定南、中、北三地域不同之中式名额。五十二年以后始定分省取中。
  南北士人或重经学或重文学其学风自中唐以来已显有不同。宋代由于南方风气开新南方文章胜于北方。北宋英宗(1064~1067)时司马光与欧阳修曾为贡举是否应逐路取士而起争议。司马光认为当时数路中或无一人及第因此应逐路取士以均额;欧阳修认为国家取士应惟才是用故反对之。然而宋朝终行分路取士之制当时南北文风差异之大由此可见。而北方自南宋后全部为金人控制到了元代学风更不如南方所以明代分南北卷取士对北方学风之复起有其贡献。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