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皇甫冉诗词作品集:
春思 出塞 送王司直 送魏十六还苏州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出塞 雨雪 题画帐二首·山水 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 赠别(一作赠寄权三客舍) 婕妤怨 登山歌 巫山峡 同韩给事观毕给事画松石 送普门上人(一作皇甫曾诗,题下有还阳羡三字) 送夔州班使君 赠别(一作赠寄权三客舍) 送元晟归潜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归别业) 送薛秀才 寻戴处士 东郊迎春 送元晟归潜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归别业) 送郑二之茅山 酬李补阙 赋得檐燕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一作刘长卿诗) 使往寿州淮路寄刘长卿(一作判官) 送薛秀才 山中五咏·春早 山中五咏·门柳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 冬夜集赋得寒漏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 屏风上各赋一物得携琴客 同诸公有怀绝句 少室山韦炼师升仙歌 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刘长卿诗) 长安路(一作韩翃诗) 相和歌辞·婕妤怨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舟中送李观 送从侄栖闲律师 送令狐明府 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 寄刘方平 田家作 怨回纥歌二首 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 逢庄纳因赠 浪淘沙二首(一作皇甫松诗) 夜发沅江寄李颍川刘侍郎(时二公贬于此) 李二侍御丹阳东去新亭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刘长卿诗) 华清宫 早发中严寺别契上人 寻戴处士 望南山雪怀山寺普上人 洪泽馆壁见故礼部尚书题诗 韦中丞西厅海榴 送李山人还 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 东郊迎春 归阳羡兼送刘八长卿 题竹扇赠别 送王相公之幽州 酬裴补阙吴寺见寻(一作酬袁补阙中天寺见寄)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 送魏六侍御葬 酬李判官度梨岭见寄 寄权器 重阳日酬李观 酬杨侍御寺中见招 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送李使君赴抚州 题昭上人房 赋得海边树 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 送裴陟归常州 酬崔侍御期籍道士不至兼寄 送郑二员外 归渡洛水 闲居作 和朝郎中扬子玩雪寄山阴严维 奉和汉祖庙下之作 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 奉和对山僧(一作同杜相公对山僧) 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 送裴员外往江南 初出沅江夜入湖 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 送萧献士(一本题下有往邺中三字) 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 彭祖井(一本题上有奉和王相公五字) 酬裴十四(得晏字) 酬卢十一过宿 宿洞灵观 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刘长卿诗) 同裴少府安居寺对雨 同李三月夜作 送刘兵曹还陇山居 馆陶李丞旧居 雨雪 赴李少府庄失路 之京留别刘方平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 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 送田济之扬州赴选 送处州裴使君赴京 送谢十二判官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 渔子沟寄赵员外裴补阙 台头寺愿上人院古松…与赵八员外、裴十补阙同赋之 题高云客舍 鲁山送别(一作刘长卿诗) 送云阳少府(得归字) 寄刘方平大谷田家 酬权器 夜集张諲所居(得飘字) 题蒋道士房 送窦叔向 送陆鸿渐赴越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 谢韦大夫柳栽 送志弥师往淮南 送郑员外入茅山居 和王给事(一本有维字)禁省梨花咏 送郑二之茅山 杨氏林亭探得古槎 送卢郎中使君赴京 赋得越山三韵(一本题上有又送陆潜夫五字) 又送陆潜夫茅山寻友 送陆潜夫往茅山赋得华阳洞 又得云字(一作张继诗,题作留别) 赋长道一绝送陆邃潜夫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酬张继 送王翁信还剡中旧居 送常大夫加散骑常侍赴朔方 送荣别驾赴华州 送庐山人归林虑山 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 病中对石竹花 赠恭顺皇后挽歌 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 酬李补阙 寄振上人无碍寺所居 送李使君赴邵州 送魏中丞还河北 送唐别驾赴郢州 小江怀灵一上人 送归中丞使新罗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 送邹判官赴河南(一作刘长卿诗) 送李万州赴饶州觐省(得西字) 赋得檐燕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一作刘长卿诗) 送薛判官之越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 使往寿州淮路寄刘长卿(一作判官) 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 送张南史(效何记室体) 温泉即事 怨回纥歌二首 送普门上人(一作皇甫曾诗,题下有还阳羡三字) 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 逢庄纳因赠 浪淘沙二首(一作皇甫松诗) 夜发沅江寄李颍川刘侍郎(时二公贬于此) 李二侍御丹阳东去新亭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刘长卿诗) 华清宫 早发中严寺别契上人 送夔州班使君 望南山雪怀山寺普上人 洪泽馆壁见故礼部尚书题诗 韦中丞西厅海榴 送李山人还 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 归阳羡兼送刘八长卿 题竹扇赠别 送王相公之幽州 酬裴补阙吴寺见寻(一作酬袁补阙中天寺见寄)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 送魏六侍御葬 酬李判官度梨岭见寄 寄权器 重阳日酬李观 酬杨侍御寺中见招 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送李使君赴抚州 题昭上人房 赋得海边树 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 送裴陟归常州 酬崔侍御期籍道士不至兼寄 送郑二员外 归渡洛水 闲居作 和朝郎中扬子玩雪寄山阴严维 奉和汉祖庙下之作 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 奉和对山僧(一作同杜相公对山僧) 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 送裴员外往江南 初出沅江夜入湖 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 送萧献士(一本题下有往邺中三字) 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 彭祖井(一本题上有奉和王相公五字) 酬裴十四(得晏字) 酬卢十一过宿 宿洞灵观 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刘长卿诗) 同裴少府安居寺对雨 同李三月夜作 送刘兵曹还陇山居 馆陶李丞旧居 赴李少府庄失路 之京留别刘方平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 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 送田济之扬州赴选 送处州裴使君赴京 送谢十二判官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 渔子沟寄赵员外裴补阙 台头寺愿上人院古松…与赵八员外、裴十补阙同赋之 题高云客舍 鲁山送别(一作刘长卿诗) 送云阳少府(得归字) 寄刘方平大谷田家 酬权器 夜集张諲所居(得飘字) 题蒋道士房 送窦叔向 送陆鸿渐赴越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 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 谢韦大夫柳栽 送志弥师往淮南 送郑员外入茅山居 和王给事(一本有维字)禁省梨花咏 杨氏林亭探得古槎 送卢郎中使君赴京 赋得越山三韵(一本题上有又送陆潜夫五字) 又送陆潜夫茅山寻友 送陆潜夫往茅山赋得华阳洞 又得云字(一作张继诗,题作留别) 赋长道一绝送陆邃潜夫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酬张继 送王翁信还剡中旧居 送常大夫加散骑常侍赴朔方 送荣别驾赴华州 送庐山人归林虑山 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 病中对石竹花 赠恭顺皇后挽歌 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 寄振上人无碍寺所居 送李使君赴邵州 送魏中丞还河北 送唐别驾赴郢州 小江怀灵一上人 送归中丞使新罗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 送邹判官赴河南(一作刘长卿诗) 送李万州赴饶州觐省(得西字) 送薛判官之越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 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 送张南史(效何记室体) 温泉即事 寄高云 题裴二十一新园(一作题裴固新园,又作裴周) 山中横云(一作题画帐) 送陆澧郭郧 题卢十一所居(一作卢十) 送安律师 酬张二仓曹扬子所居见寄兼呈韩郎中 见诸姬学玉台体 秋夜宿严维宅 秋日东郊作 送客 婕妤春怨 送段明府 崔十四宅各赋一物得檐柳 同张侍御咏兴宁寺经藏院海石榴花 宿严维宅送包七(一作刘长卿诗,题下作送包佶) 上礼部杨侍郎 送包佶赋得天津桥 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 泊丹阳与诸人同舟至马林溪遇雨 齐郎中筵赋得的的帆向浦留别 送孔党赴举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送从弟豫贬远州(一作刘长卿诗,题作送从弟贬袁州) 送蒋评事往福州 寄江东李判官 和樊润州秋日登城楼 登石城戍望海寄诸暨严少府 送窦十九叔向赴京 山中五咏 山中五咏·南涧 山中五咏·远山 问正上人疾 秋夜戏题刘方平壁 适荆州途次南阳赠何明府 曾东游以诗寄之 寄刘方平 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 清明日青龙寺上方赋得多字 赋得郢路悲猿 秋夜寄所思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刘方平壁画山 玄元观送李源李风还奉先华阴 登玄元庙 河南郑少尹城南亭送郑判官还河东 福先寺寻湛然寺主不见 刘方平西斋对雪 赠郑山人 秋怨 渡汝水向太和山 九日寄郑丰 沣水送郑丰鄠县读书 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 寄刘八山中 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 落第后东游留别 题画帐二首·远帆 江草歌送卢判官 杂言迎神词二首·送神 杂言迎神词二首·迎神 杂言湖山歌送许鸣谦 送裴阐(得归字) 途中送权三兄弟(一作送权骅)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刘长卿诗) 送顾苌(一作中史,又作长史)往新安(一作刘长卿诗) 送郑判官赴徐州(一作郎士元诗) 题魏仲光淮山所居 送李录事(一作裴员外)赴饶州 同李苏州伤美人 与诸公同登无锡北楼(一作郎士元诗) 赠普门上人(一作题普门上人房,一作刘长卿诗) 同李司直诸公暑夜南馀馆 酬李郎中侍御秋夜登福州城楼见寄 送王绪剡中(一作送王公还剡中别业) 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 酬张二仲彝 与张补阙、王炼师自…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舟中送李八(得回字) 赴无锡寄别灵一净虚二上人云门所居(刘长卿、郎士元) 西陵寄灵一上人 送朱逸人 临平道赠同舟人 祭张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 润州南郭留别(一作郎士元诗) 横吹曲辞
最新收录:

暂未开通

皇甫冉
皇甫冉简介

全 名 皇甫冉

皇甫冉皇甫冉简介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皇甫冉皇甫冉的生平


  10岁便能作文写诗,张九龄呼为小友。皇甫冉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考中进士第一(状元)。历官无锡尉、左金吾兵曹、左拾遗、右补阙等职。为避战乱寓居义兴(今宜兴),据说他所住村庄后来被称为皇甫舍(今属芳庄镇)。因奉使江表,病卒丹阳,享年54岁。


皇甫冉皇甫冉的作品一览


  皇甫冉才华横溢,佳作颇多,留给后人的有《皇甫冉诗集》3卷、《全唐诗》收其诗2卷,补遗7首,共241首。诗歌多写离乱漂泊、宦游隐逸、山水风光。诗风清逸俊秀,深得高仲武赞赏。《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新唐书·传文艺》、《唐诗纪事》卷二七、《唐才子传》卷三。

  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由盛而衰。处在此时此境,他所赋诗文,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皇甫冉寓居义兴,对义兴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题咏颇多。有《荆溪夜湍》、《洞灵观》、《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等著名诗作。如《荆溪夜湍》云:“惊湍流不极,夜渡识云岑。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方同七里路,更逐五湖心。揭厉朝将夕,潺谖古望今。花源若许到,虽远亦相寻。”《洞灵观》云:“孤烟灵洞远,积雪暮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月开金篆,焚香人木兰。”《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云:“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便可过。处处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随转去,微风落日水无波”。


皇甫冉皇甫冉的评价


  皇甫冉所作诗句精玄微妙,《全唐诗》言他“天机独得,远出情外。”唐高仲武评他:“可以雄视潘(岳)、张(协),平揖沈(约)、谢(灵运)。”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评他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作《巫山峡》更是名扬诗坛,其诗曰:“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该诗文词清丽,意境明朗,浑然天成,音韵流畅。刘禹锡过巫山时,见古人题诗千余首,独挑皇甫冉等四人的诗各一首为代表,而明代胡应麟则认为四首中皇甫冉的最佳。故《巫山峡》又有唐人三峡诗魁首之称。

   诗人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